新疆成礦單元劃分方案新表(11-9-8地礦局用)
1 ,新疆成礦單元劃分方案表(地礦局用,劉2010.11改) 表1-22 ,新疆成礦單元劃分方案
1
新疆成礦單元劃分方案表(地礦局用,劉2010.11改) 表1-2
2
,新疆成礦單元劃分方案表(地礦局用,劉2011.9.10改) 表1-3
3
,新疆成礦單元劃分方案表(地礦局用,劉2010.6改) 表1-4
4
,注:成礦單元的編號,新疆II 級及VI 級成礦單元,按全囯成礦單元劃分方案的統(tǒng)一編號。如成礦省用羅馬數(shù)字表示,即II-1阿爾泰成礦?。蝗纰蠹壋傻V帶則在按全囯統(tǒng)一編號,如Ⅲ-1即北阿爾泰成礦帶;IV 級礦帶則在Ⅲ級成礦帶編號后加圓圈的阿拉伯數(shù)字表示,如Ⅲ-1-①,即喀納斯(隆起)Cu-Au 礦帶。成礦時代是以地質(zhì)年代表示的,用正體字表示;成礦時代是用構(gòu)造旋回表示的,如加里東期、華力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馬拉雅期等,則用大寫的斜體字C 、V 、I 、Y 和H 表示,并用下角標e 、m 、l 分別表示早期、中期和晚期,如Ve 、Vm 和Vl 分別表示華力西早期、中期和晚期。
綜合上述,新疆地跨古中亞洲成礦域、秦祁昆成礦域及特提斯成礦域等三大成礦域,共劃分出8個II 級成礦省及25個III 級成礦帶及85個IV 級礦帶。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