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是如何挖掘產(chǎn)生的?普通的家用電腦是否能挖掘呢?
網(wǎng)友解答: 以我個人的理解,我來說一個比喻,比特幣上限2100萬,我們比喻成2100萬道不重復的充滿各類公式的數(shù)學題,所有題目只有第一個計算出正確答案的才能獲得一個比特幣
以我個人的理解,我來說一個比喻,比特幣上限2100萬,我們比喻成2100萬道不重復的充滿各類公式的數(shù)學題,所有題目只有第一個計算出正確答案的才能獲得一個比特幣,比喻剛開始時候第一道題是1+4-2+5+6=14,這道題算力較低加上才推出來這個東西,和你搶的計算機沒有多少,用個人計算機輕松就算出來答案拿到獎勵了。
慢慢的計算很多道題目之后,題目難度也越來越大,個人計算機的算力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算出來,但是現(xiàn)在有很多不同的計算機在和你競爭計算,而只有第一個算正確答案的才能獲得所有權(quán),這時候就要引入高端礦機,才能搶在別人之前算出來,再后來,礦機也要很長時間了,就需要買很多礦機串在一起計算,再后來很多的礦機也算不過別人了,幾個礦場就聯(lián)合起來一起算,就成了現(xiàn)在主流的比特幣礦場了。
有人會問我們國家不是建設有超級計算機嗎,什么銀河幾號,幾號的,用超級計算機多省事兒,這道理很正確,問題是礦場都還在平衡成本,找電費低的地方去降低成本投入。超級計算機是能比較輕松一些,但是這個超級計算機是舉一國之力才有能力建設起來的,要用來挖礦就要租借,可是這個租借費用遠遠超出了挖比特幣得到的收益,租借過來,挖一個幣,租金就虧十多個進去,虧本買賣誰都不會去做是不是。
扯遠了,瞎扯了半天,大概挖比特幣就是這個意思。在比特幣誕生之初,個人計算機是能挖出比特幣的。
網(wǎng)友解答:如今比特幣挖礦硬件已經(jīng)很成熟了,所以都是用專用的ASIC礦機挖礦。電腦挖不出來了。
比特幣挖礦最開始是用個人電腦挖礦,即CPU即可挖礦。CPU每秒計算hash的能力稱為算力。計算能力越強的CPU,算力越高。從2011年開始步入GPU挖礦,因為GPU的流處理器很多,所以挖礦效率比CPU高很多。之后幣價上漲,有人設計出了FPGA(可編程門陣列)挖礦硬件。FPGA一旦設計出來,就意味著ASIC礦機不遠了,所以FPGA時代匆匆即逝,很快進入了ASIC礦機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