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聯(lián)通信號那么差還不多建基站?
網(wǎng)友解答: 聯(lián)通信號差確實是問題,比如我們這個大學城人多,白天信號特別好,而晚上所有人都回來了,移動、電信信號也不行,但是偶爾好,但是聯(lián)通就特別不行,直接就沒信號,連2G信號都沒有!所以
聯(lián)通信號差確實是問題,比如我們這個大學城人多,白天信號特別好,而晚上所有人都回來了,移動、電信信號也不行,但是偶爾好,但是聯(lián)通就特別不行,直接就沒信號,連2G信號都沒有!所以,為什么聯(lián)通信號那么差呢?我們可以來互相探討。
我們先來看看移動、聯(lián)通、電信這三家的信號頻段有啥不一樣的地方。
我國工信部頒發(fā)的關(guān)于三家運營商4G運行牌照的頻段劃分:
移動【130MHz頻譜】:1800-1900MHz、2320-2370MHz、2515-2635MHz;
聯(lián)通【40MHz頻譜】:2300-2320MHz、2555-2575MHz;
電信【40MHz頻譜】:2370-2390MHz、2635-2655MHz。
同樣功率的情況下,頻段高,損耗小,直線傳播好,但穿透力差;頻段低,損耗大,直線傳播差,但穿透力強。
而實際情況卻是這樣:移動TDD最先推出,有錢建;
聯(lián)通TDD+FDD,沒錢、沒力,被硬上TDD;
電信TDD+FDD,有錢、3G不給力。
(TDD是指時分雙工,也就是上下行在同一頻段上按照時間分配時間交叉進行;FDD是指頻分雙工,也就是上下行分出不同頻段同時進行)。
所以即使這樣,聯(lián)通信號也不行。所以原因就出來了:
第一,三家運營商在不同地點的信號覆蓋范圍是不同的,主要是看所處地區(qū)的對應運營商基站的數(shù)量和遠近。距離越近,信號越強;距離越遠,信號越差。但是,聯(lián)通一直沒移動有錢,基站肯定就少或者遠一點。很多地方都是移動有信號,因為移動有錢建基站。
第二,聯(lián)通內(nèi)部的事情。聯(lián)通沒有像移動、電信那么有錢,所以近幾年也開始改革,作為國內(nèi)唯一一家混改試點單位,分別得到中國人壽、騰訊、百度、阿里、京東、蘇寧等參與。實質(zhì)還是解決資金的問題,聯(lián)通已經(jīng)“快有錢了”。
如你有不同見解,歡迎留言討論~(別忘了點擊關(guān)注哦~)
網(wǎng)友解答:主要原因還是聯(lián)通的資金不足以建那么多基站。
因為4G的信號覆蓋范圍要比2G和3G的覆蓋范圍小很多,所以需要建更多的基站才能達到2G或3G信號的覆蓋效果。
但是建一個基站的費用太多了(少則幾萬,多則幾十萬甚至更多),所以運營商們都不會輕易建基站的。
下面粗略描述一下建一個基站所必需的東西,至于需要多少錢,就像我上面說的那么多吧!
1、修建20米左右的鐵塔(主要為了懸掛天線,如果在樓頂可不用修建)
2、修建一座10平左右的小屋子(主要為了安裝通信設備)
3、人工費用(設計院設計費,施工人員費用,設備安裝費用等)
4、占地租賃費
5、通信設備費用(這是最貴的)
6、運行后使用的電費,維護費(都不便宜)
以上總結(jié)的應該差不多了,每一項的費用都不是小數(shù)目,綜合起來這就是一個大數(shù)目啦。
如果基站建在一個比較偏僻的地方,那么回收成本都不知是何年何月啦。
這就是為什么信號不好,運營商還不愿意建基站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