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現(xiàn)在顯示卡的顯存位寬都比過去低了?
網(wǎng)友解答: 顯存位寬只是顯卡的一個性能指標,而且還是顯卡發(fā)展10多年來最固定的一個指標,因為無論是從最早的ddr顯存還是最新的gddr6顯存,顯存位寬的組成形式都是一樣的,顯存顆粒圍繞G
顯存位寬只是顯卡的一個性能指標,而且還是顯卡發(fā)展10多年來最固定的一個指標,因為無論是從最早的ddr顯存還是最新的gddr6顯存,顯存位寬的組成形式都是一樣的,顯存顆粒圍繞GPU核心排列,組成128bit位寬僅需4顆顯存,組成256bit位寬需要8顆顯存,要是位寬更大的話也就需要更多的顯存顆粒了,因此受限于顯卡的PCB板面積和供電布局,這么多年來顯卡的最大顯存位寬也就是512bit。
你可以想象一下,512bit顯存位寬需要多達16顆顯存,并且還要在PCB板雙面排列才行,這不僅對顯卡設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對于成本控制來說實在是太難了,16顆顯存可不是一筆小錢,所以經(jīng)過多年的市場和研發(fā)經(jīng)驗,顯卡廠商認為最具性價比的顯存位寬范圍還是128bit到256bit,如果想提升顯存性能的話就以提升顯存頻率為主,直到目前也是這個樣子。
所以說即使是八年前的中高端顯卡,顯存位寬可能和現(xiàn)在的高端顯卡一樣都是256bit顯存位寬,但是顯存速度已經(jīng)不可同日而語,僅僅是位寬大并不能代表高性能;另外市場競爭也很重要,如今1000元能買到256bit位寬的RX580顯卡,性能比同價位128bit位寬的GTX1050ti強很多,追求性能的選擇RX580,追求低功耗的可能就選擇1050ti,各取所需而已。
網(wǎng)友解答:八年前五百多就能買到的256bit顯卡多半是GTX 250或者HD 3850,當時用的還是GDDR3顯存,其實即使到了末期GDDR3的頻率也不過2500MHz,而現(xiàn)在常見的GDDR5顯存頻率起步頻率就高于3000MHz,現(xiàn)在常見的GDDR5頻率都在6000MHz以上,頻率高了這么多自然也不需要這么高的位寬,因為顯卡的顯存帶寬是由顯存的頻率和位寬所共同決定的。
顯存帶寬(GB/s)=顯存數(shù)據(jù)頻率(Gbps)*顯存等效位寬(bit)/8
顯存位寬的極限是由顯存的類型來決定的,目前顯卡上比較常見的顯存位寬是64bit、128bit、192bit、256bit、384bit和512bit,因為GDDR3和GDDR5內(nèi)部I/O帶寬都是32bit,所以使用它們的顯卡顯存位寬只能是32bit的倍數(shù),而HBM顯存只有AMD的高端卡在用,它的內(nèi)部I/O帶寬是1024bit,所以AMD的R9 Fury顯卡帶寬達到了驚人的4096bit,HBM2由于顯存的頻率翻了一倍所以位寬就不用這么高了RX Vega的帶寬也降到了2048bit。
和GDDR3相比,GDDR5顯存使用了DQ并行雙數(shù)據(jù)總線,相當于提供了在GDDR3的基礎上多加了一條通道,GDDR5采用時鐘頻率分離的設計,地址與命令總線采用其中一組時鐘頻率信號,而數(shù)據(jù)總線則采用另外獨立的一組,且為地址與命令總線時鐘頻率的兩倍。
所以GDDR5是4倍速率機制,數(shù)據(jù)頻率等于運行頻率的4倍,而GDDR3只是2倍速率,再加上當時的工藝每現(xiàn)在那么先進,所以運行頻率比GDDR5低得多,兩者的數(shù)據(jù)頻率相差甚遠,現(xiàn)在的GDDR5顯存的數(shù)據(jù)頻率基本上都是GDDR3的三倍多,即使是128bit的GDDR5也比256bit的GDDR3更快。
既然頻率提升了那么多,就沒必要再弄那么高的顯存位寬,而且現(xiàn)在兩家的GPU都加入了顯存壓縮技術,新GPU對顯存帶寬的需求也稍微降低了些。
想了解更多有關科技、數(shù)碼、游戲、硬件等專業(yè)問答知識,歡迎右上角點擊關注我們【超能網(wǎng)】酷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