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真的存在嗎?
網友解答: 逗歷史為您解答。王懿榮的身份與考究功力首先,王懿榮并不是古董商,他是晚清的金石學家,光緒六年的進士。他發(fā)現甲骨文時是國子監(jiān)祭酒,負責管理太學,數一下歷代曾擔任國子監(jiān)祭酒的人物
逗歷史為您解答。
王懿榮的身份與考究功力首先,王懿榮并不是古董商,他是晚清的金石學家,光緒六年的進士。他發(fā)現甲骨文時是國子監(jiān)祭酒,負責管理太學,數一下歷代曾擔任國子監(jiān)祭酒的人物,就知道王懿榮當時有多厲害了,像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王陽明的好友明代著名理學家湛若水、除掉嚴嵩的徐階等都擔任過該職。所以王懿榮的學術水平肯定是很厲害的。
除了個人的能力,清朝乾隆、嘉慶時期的乾嘉學派以考究見長,為王懿榮等后世學者留下了非常豐富的考究技巧和經驗,所以受時代環(huán)境的影響,王懿榮的考究的本事也很高。
所以說,從甲骨文發(fā)現者的角度講,王懿榮完全有能力確定這是種新的文字以及這種文字的時間,甚至是辨識其中的部分文字。
關于史書對甲骨文的記載史書沒有對甲骨文的記載是很正常的。祖先創(chuàng)造文字主要目的是為了記錄,所以文字產生的初期,是將其作為工具使用,很少會有人想到將這種基礎的工具作為學術研究對象或歷史記錄對象。
金文是早就確定的文字了吧,那先秦兩漢的史書中有多少對金文的記載呢?翻開先秦兩漢的史書,除了對歷史大事、人物的記載,就是對制度、風俗等的記載。
對于文字的起源、演變、意義等的系統(tǒng)研究要一直等到東漢許慎《說文解字》的出現。
關于所謂只在商朝存在的問題所謂甲骨文只在商朝存在的看法其實是不正確的。甲骨文在商代后并沒有消失,而是以金文的形式存在著。我們知道文字是一種事物,其演變是具有漸進性的,為什么甲骨文出土后能迅速被王懿榮、羅振玉、王國維等大家釋讀?如果甲骨文與已知文字非常不同,想要快速釋讀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原因很簡單,甲骨文雖然古老,但并不是與已有文字完全不同,事實是,金文中有許多的文字與甲骨文非常相似,或者是有明顯的演化、繼承痕跡。我在這里舉幾個例子。
這是甲骨文“州”字的一個字形。
這是金文“州”字的一個字形。
這是甲骨文“女”字的一個字形。
這是金文“女”字的一個字形。
這是甲骨文的“車”字的一個字形。
這是金文的“車”字的一個字形,可以看出有演化的痕跡,這主要是由于車這種實物的變化。
看到這里,我相信大家都已經發(fā)現了,金文中有許多字形與甲骨文的非常相似。所以甲骨文在商代后并沒有消失,只是以金文的形式繼續(xù)存在。
甲骨文與實物甲骨文有不少象形字,所以反應了當時的很多器物的形狀,想知道甲骨文是不是當時的學者偽造的,只要看看甲骨文的文字形狀與后來的考古發(fā)現的器物的形狀是否吻合即可。
首先是大家比較熟悉的“酒”字。
可以注意到,該字的右半部分是盛液體的容器,是尖底的,這種容器在周代時就已不用,很顯然是較早的器物的反應。事實上,在公元前5000年-前4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半坡類型遺址就出土了大量類似的小口尖底瓶,在陜西省博物館就能看到,如下圖:
仰韶文化半坡遺址是在1953年20世紀中期才被發(fā)現,而甲骨文是在1899年發(fā)現,20世紀初集中釋讀,所以當時的學者不可能偽造出這種字形。
同時,半坡遺址時間遠早于商文化,而商文化的文字反應了遠早于商文化的半坡遺址的器物類型,再加上甲骨文是一種成熟的文字系統(tǒng),我們完全可以推測,不僅甲骨文不是偽造的,在甲骨文之前很有可能有更古老的文字。
總結所以從以上四個方面來看,甲骨文是真實存在的,如果題主有興趣,可以去安陽殷墟遺址看一看,那里展覽有大量的甲骨文實物,還有文字博物館,介紹了中國文字的發(fā)展演變過程。
之前也寫過幾篇有關甲骨文的文章,歡迎感興趣的朋友看一看。
如果大家喜歡我的回答,就請點個贊,關注我吧^_^。
網友解答:關于這問題,不能一概而論,目前發(fā)現的甲骨文大約有十五萬片左右,記錄的內容涉及很廣泛,如果像有些人說的造假,那如此數量的造假難度可想而知。我本人是堅信甲骨文是真是存在的。夏朝未形成完整文字體系
從目前出土的甲骨文和史書的記載,已經很明確的確定了商朝的存在,但為什么甲骨文只出現在商朝呢?可能是夏朝的時候甲骨文剛剛成形,沒有完全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導致記錄零散無法完整保存。另由于戰(zhàn)亂或者自然災害,導致未能保存。后來發(fā)展到商朝,文字被成系統(tǒng)的使用及推廣,得以與后世見面。
歷史原因導致史書未記載另外,自古文學學派眾多,特別是先秦“焚書坑儒”事件對古代文學典籍破壞非常嚴重,加之后世戰(zhàn)亂連年,得以保存的資料更是少之又少,而我們目前研究歷史的重要文書《史記》是漢朝的作品。因此關于甲骨文的記載有缺失也不足為奇。
現代的研究仍未取得突破近些年大家討論最多的就是“二里頭遺址”,專家也認為該遺址是一處夏代晚期的都城遺址,但是正是沒有文字的出現,史學界無法證實也不能確認夏朝的存在。只能把夏朝以前的歷史歸于神話故事。由此可見甲骨文的重要性。我們也有理由相信,終會有一天隨著甲骨文的研究深入,華夏的歷史還會翻開新的篇章。
感謝您的閱讀,以上純屬個人觀點,不足之處還望指正,喜歡歷史的朋友,歡迎轉載,也可以關注我,大家共同討論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