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一百值多少錢?
網友解答: 九零后和零零后對八十年代都很陌生可是,對于我這個正宗八零后,對八十年代的印象還是很深刻的。今天和大家聊一聊80年代,講一講當年的100塊錢能干什么!八十年的流通的錢面值不大,
九零后和零零后對八十年代都很陌生可是,對于我這個正宗八零后,對八十年代的印象還是很深刻的。今天和大家聊一聊80年代,講一講當年的100塊錢能干什么!八十年的流通的錢面值不大,面值最大的就是十元,俗稱大團結,那時候一分兩分,五分的硬幣紙幣還可以買東西,一分錢兩個的糖塊,五分錢一個的大雪糕。80年代的100塊錢說不上是巨款,卻也是一大筆錢了。 就拿我說吧,那時我被父母送進了托兒所,說起托兒所這個詞有些朋友可能會覺得陌生,他其實就是幼兒園,是工廠或單位辦的一個內部幼兒園。父母每月只需給我交6塊錢錢,托兒所管兩頓飯,沒有寒暑假,一年共計72塊錢,也就是講,一百元錢夠我上一年半的托兒所。 鄰居張大叔告訴我,八是年代末年在老家蓋了一棟兩層小樓,面積超過200平,不過兩萬多塊錢。 那時候大中專生,國家飯費補貼是十七塊五,省著用,能吃一個月大米炒菜。那時候城鎮(zhèn)工人的收入都是三四十元,這些錢夠一家三口人的吃飯,上學,吃藥,看病,有的還要貼補農村的老人。現在看來是絕不可能的事情,那個年代的人就是辦到了,這就是我的父母們,五六十年代出生的這群人。 80年代一臺收音機33元,落地扇195元,自行車134元,這是84年價格。鹽每斤O·14元,大米4角一斤,豬肉7毛5分一斤,十塊錢就可以購置一桌相當現在幾百元的菜,旅游景點門票不過幾毛錢,如果按家用電器計算價格的話,那時候一百塊錢都不如現在十塊錢,買一臺黑白電視劇需要六百元。鄭州到廣州的單程火車票就要三十多元,出趟遠門一個月工資沒了。一般農村隨份子只隨五角,很少隨一元的,一個月有一百在手,心里一點也不慌。那像現在,一個月沒有個八千一萬,這日子算是過不成。 對比之下現在工業(yè)產品都下降了,若按照工資算,應值5000元,照購買力的話就沒那么多了?,F在肯定是比當初生活過的好了,生活卻沒有那時候有滋有味兒了,肉吃著也沒肉味了,在大都市里生活著人情味兒也越來越淡了。
網友解答:1,如果說面值的話,好像1980年還沒100塊的吧,可能我家窮,反正我沒見過.
2,要說價值的話,可以拿大米面粉等民生物品來衡量,(別跟我說房子,車子.人的欲望是永遠也滿足不了的),1980年大米很少有賣,怕劃為走資派.那時的鹽是5分錢1斤.拿這個比可以.現在鹽是2.5元一包,約300克,也就是一斤4.2元.是1980年的84倍,那么以前100塊約現在8000-9000元.
3,按工資算的話,我們內地3線縣城,那時我爺爺在糧站工作,一個月大概28元.現在月工資3000左右.約是100倍,那么100塊錢約是現在10000塊,
綜上分析1980年的100元相當于現在10000元左右,但1980年賺100塊錢比現在賺10萬塊還難,1980年家里有100塊錢是可以很好娶媳婦的,現在的話自己體會吧.所以國家經濟上升了,人民的幸福指數卻下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