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我看看這幾枚古幣有收藏價值嗎?
網(wǎng)友解答: 你好,謝謝邀請。你發(fā)的這幾枚錢幣一個是宋代馬錢,一個是南宋嘉定通寶鐵母,一個是宋代吉語花錢。但是馬錢和鐵母字體軟弱無神,包漿銹色漂浮,綠銹嫩,明顯的現(xiàn)代化學藥品加速氧化做的半
你好,謝謝邀請。你發(fā)的這幾枚錢幣一個是宋代馬錢,一個是南宋嘉定通寶鐵母,一個是宋代吉語花錢。但是馬錢和鐵母字體軟弱無神,包漿銹色漂浮,綠銹嫩,明顯的現(xiàn)代化學藥品加速氧化做的半熟坑包漿。最后一個正面不大好,背面倒是有些宋錢的的韻味,但是包漿仍然有很大的疑問,個人傾向于仿品。
宋代馬錢目前傳世不多,為青銅質(zhì),銅色暗黃微紅,圖文有神。市場上很少見到真品,仿品隨處可見。你這枚應該是十年前的造假工藝,真品目前市場價在三千以上。&宋代馬錢
嘉定通寶背西四五為鐵母性質(zhì),未發(fā)現(xiàn)子鐵錢,此幣為當五型,真品不可得。極其稀有,被定為一級幣,市場參考價在20萬以上。嘉定大錢鑄造極為精美,字口深峻,尤其是母錢,更是做工精良,極為難得。&嘉定元寶折十,字穿精整,字口深峻有力。
你最后那枚和開同珍花錢,字體還是有點軟,包漿還是有些漂浮,雖然背面有點意思,但是整體判斷并不看好,應該還是現(xiàn)代仿品。這種花錢是宋代花錢的風格,如果是明清花錢的話,真背都會有文字。你這枚卻是正面是明清風格,背面卻是宋代風格,這也是疑點之一。&遼代大安元寶,傳世包漿,銅色暗黃偏紅。
目前市場上仿品很多,雖然價格便宜,但是不建議購買,雖然一百年后也是古玩,但是也值不了幾個錢。喜歡錢幣的話,先買一些幾塊錢一枚的宋錢或清錢,熟悉下古錢幣的銅質(zhì)、銅色、銅銹、工藝等,不要專門找稀有品種買,那樣百分之百會吃藥。
網(wǎng)友解答:導游郎買古錢推定真假時,借鑒的是古玉鑒定方法,基本上看的是形、神、工、料、銹、味、聲。你這內(nèi)枚銅錢看起來都是生坑,拿涼水沖一下,聞聞味就知道是不是化學藥物加速氧化的,如果是自然銹化的,會有一股土腥味,如果用化學藥物,總掩藏不了那股刺鼻的氣味。收藏是一個學習過程,有些小技巧百度一下就行。古代錢幣鑄造的是工匠,操作不可能標準化,制模也可能不是同一人,所以也不能光拿筆跡說事,判斷古幣最好是綜合判斷。看看下文所附的兩枚和同開珍,對比就很明顯了。
第一枚白馬烏蹄是馬錢,也稱“打馬格錢”,是古錢幣的一種術語。面或背鑄有駿馬圖像;錢文為武將或者是良馬名,如“趙將廉頗”、“唐將散騎”、“追風之馬”、“白馬烏蹄”、“赤兔”等數(shù)十種(具體有多少種至今沒有統(tǒng)一說法)。為宋代前后作打馬游戲用,格局類似棋牌。錢譜中特別是花錢譜中,都有收錄打馬錢,對于打馬錢的用途,至今尚無定論,但很多人都對游戲用具這種說法 比較認同。馬錢很難收集成套,單枚價值不高。
嘉定通寶是南宋寧宗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鑄造,當時鑄造量比較大,如今存世較多,是古錢中的普通品,價格低廉。普品在挑選錢幣時多過手看看,練練眼力就好,沒必要多買。
第三枚和同開珎,是唐玄宗開元年間(713—741)流入中國的日本銅錢。始鑄于奈良朝元明天皇和銅元年(708),即唐中宗景龍二年。圓郭方孔, 幣面為“和同開珎”四字,是仿唐開元通寶而鑄?!巴笔恰般~”的簡化;“珎”是“寶”的簡化,也有人讀作“珍”。唐代封建經(jīng)濟文化高度發(fā)展,日本多次派遣唐使入唐,中日貿(mào)易的發(fā)展,此錢隨之傳入。1970年,陜西省西安市何家村發(fā)現(xiàn)唐邠王府窖藏文物,其中有日本“和同開珎”銀幣五枚,這種銀幣在日本國內(nèi)都非常罕見。銅幣雖然沒我銀幣珍貴,也是比較有意思的一個小藏品。這個錢導游郎收藏有幾枚,后來再見到也不怎么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