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看到攝影師的作品時,經(jīng)常會問一句“后期了嗎”?你怎么看?
網(wǎng)友解答: 前期和后期共同組成了一部攝影作品,除非你是拍照,不是創(chuàng)作。拍照跟創(chuàng)作是天上地上的區(qū)別。攝影是一個龐雜的系統(tǒng)工程亞當斯說過:前期是譜曲,后期是演奏。就好比是人的左手和右手配合使
前期和后期共同組成了一部攝影作品,除非你是拍照,不是創(chuàng)作。拍照跟創(chuàng)作是天上地上的區(qū)別。
攝影是一個龐雜的系統(tǒng)工程
亞當斯說過:前期是譜曲,后期是演奏。
就好比是人的左手和右手配合使用才能最大限度圓滿完成我們要做的事情。右手好比是前期,左手好比是后期。只不過我們大多數(shù)人經(jīng)常用的是右手,左右手都能靈活使用要么是先天遺傳,要么是經(jīng)過特殊訓練。
攝影也是一樣的道理,對于大多數(shù)普通的攝影愛好者或者只是會簡單舉起手機或者相機直接去拍,然后給網(wǎng)上發(fā)圖,曬圖的普通人來說,“左手”是需要長期訓練的,拍的照片都是需要后期的。
為什么?
拿手機拍照來說,當你遇到一個好的物體需要拍照的時候,沒有經(jīng)過訓練的普通拍照吃瓜群眾本能的反應就是上去咔嚓一張,不考慮構(gòu)圖,不考慮畫面主次安排,不考慮光線,不考慮背景,不考慮路人甲,所以你就看到了每當旅游旺季朋友圈里那一堆堆游客照了,被拍攝的主體形象被淹沒在了人群中,傻傻分不清楚。
這種照片前期,后期都可以避免。前期拍的時候,角度高一些,往左往右一些,往上一些,前進幾步,等等都可以突出主體,讓照片簡潔,主體人物突出。但大部分人是沒有這個習慣,或者跟著旅行團行色匆匆,來不及多想,就拍拍拍了,所以,只能依靠后期解決前期不足了,后期裁剪啊,增減曝光啊,調(diào)整色溫啊,等等,游客照就會變成旅行照,差距大矣!
普通吃瓜群眾最需要后期,而專業(yè)的攝影師更是需要后期,而且經(jīng)常后期。包括參賽的著名作品,都是靠作者的后期修圖工具再現(xiàn)自己創(chuàng)作風格,修出一副讓我們滿意的攝影作品。
例如,我們熟悉的一張照片,希望工程的宣傳照片:《大眼睛》
這張照片是1991年,紀實攝影師解海龍用膠片相機所拍。下面是后期暗訪的操作參數(shù),試想一下,如果不進行后期,大眼睛這影響希望工程的照片會震撼人心,打動我們每個人嗎?
再來一張2015年全球iPhone攝影大賽人物類金獎照片
下面是原圖,可以看出作者只是后期裁剪了畫面,進行二次構(gòu)圖,然后調(diào)整了飽和度,色調(diào),就讓畫面得到了重生。
這樣的后期在蘋果每一年的全球手機攝影大賽是允許的,只是不讓過度使用桌面修圖軟件改變照片原貌。
同樣是后期,合適的,適當?shù)暮笃谑茄┲兴吞?;過度的,大量的,不自然的后期就是雪上加霜。
就像下面這張照片,嚇人不嚇人!有人會認為這張很美的嗎?
膠片時代的后期需要暗房,所以后期都是在暗房操作的,不然你只會看到千奇百怪的底片,甚是嚇人。數(shù)碼相機時代,只不過暗房被各種修圖軟件替代了而已。本質(zhì)上是一樣的。
除了我們通過修圖軟件的后期,其實,在你前期拍攝的時候,相機系統(tǒng)也會在內(nèi)部幫你進行后期。
我們常說的佳能適合拍人像,尼康適合拍風景;蘋果手機成像自然真實,華為徠卡風,oppo,vivo美顏好用等等,這些都是不同廠商相機內(nèi)部成像的不同調(diào)教,在你拍攝時某個物體時,相機內(nèi)部自動調(diào)整成他們的風格,這個不同的風格就是前期拍攝時的后期。
所以,探討一張照片需不需要后期,后期好不好?這種問題是沒有意義的。還不如多把心思花在提高拍攝水平,修圖水平,或者放在提高審美上來,讓自己的照片好看,耐看,得到別人的認可,豈不更好。
欣賞一件攝影不要開口閉口這張照片后期了沒有,p了沒有,讓內(nèi)行人聽起來像笑話。
你可以多思考這張照片用了什么構(gòu)圖,作者拍的時候是怎么想的?后期為什么這樣處理?這張照片表達了一個什么樣的中心主題呢?我從中可以學到什么可以幫助我技能,審美提高呢!
更多干貨請大家持續(xù)關注酷米號:一起手機攝影……
網(wǎng)友解答:其實這種現(xiàn)象很常見,攝影圈內(nèi)一直都有一種“聲音”,認為某些攝影師的作品嚴重依賴后期,一張低劣的作品,通過軟件后期的方法“偷天換日”,修改得面目全非,這是褻瀆攝影。
知名的攝影師——麥克.山下也曾經(jīng)說:
“我在中國觀察很久,發(fā)現(xiàn)中國攝影師拍的東西是假的,過度技巧性的東西太多,大多是擺拍和設計的場景,而作為一個國際攝影師是不能預置場景的,一定要把真實的東西給大家。我為《國家地理雜志》工作都要提前承諾,所拍攝的都是真實的場景,PS(photoshop)這種技術(shù)盡量不用。比如,我第一次看到九寨溝是在書中,覺得那張圖片好美,可是到那里發(fā)現(xiàn)根本不是那個樣子的,照片都被過度PS了。我想傳遞給中國學生的是,不是為誰工作就符合誰的標準,我很想把追求實際拍攝的精神傳遞給他們,甚至是中國的攝影師們?!?hr/>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經(jīng)??梢钥吹礁鞣N被嚴重后期的圖片,色彩夸張,“一眼假”。所以給普通大眾帶來了這樣的印象,凡是好看的圖片,很多都是嚴重后期“造假”弄出來的。
當然,不管是“無知”還是“鄙視”,在欣賞他人的作品時,最好不要問這樣的話。因為這是不友好、挑釁的行為。
舉個簡單的例子,你遇到一個美女,你開口就問:
“你這胸口有沒有墊海綿?”“你臉這么白,抹了很多粉吧?”“你的鼻子很挺啊,韓國哪家醫(yī)院做的?”那么,我想問,這樣的人還能活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