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省份新高考為什么將歷史或物理定為必選?這樣合理嗎?
網(wǎng)友解答: 這是新高考3+3方案的改進版,也就是3+1+2方案,雖然還沒有一個省明確公布,更沒有省份正式實施,但是似乎已經(jīng)勢在必行。雖然沒有實施,但是作為一名高中歷史老師,我似乎已經(jīng)能夠
這是新高考3+3方案的改進版,也就是3+1+2方案,雖然還沒有一個省明確公布,更沒有省份正式實施,但是似乎已經(jīng)勢在必行。
雖然沒有實施,但是作為一名高中歷史老師,我似乎已經(jīng)能夠感受到這個方案的弊端所在。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
一、老問題依然沒有解決
新高考“3+3方案”中,除了棄物理現(xiàn)象之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題目難度不同帶來的影響,這一點在“3+1+2方案”中依然沒有解決。舉個例子:
加入甲考生選擇了物理、化學、生物組合,乙考生選擇了歷史、化學、生物組合,這樣是符合物理或者歷史中必選一科要求的。那么,問題來了,你能不能保證物理和歷史難度相同?加入物理和歷史都以120分的原始分計入,成績好的學生選擇了物理,成績稍微差一些的學生選擇了歷史,結果選物理考了90,選歷史的考了110分,這樣的話,在化學和生物成績相同的情況下,選擇歷史的同學就比選物理的高出了20分,如果二者同時選擇了某大學的化學專業(yè),后者就被錄取了,這合理嗎?
二、不棄物理就會棄歷史,這符合改革的初衷嗎?
把物理或歷史列為必考,這是因為這是文科和理科中最重要的兩門學科,現(xiàn)在二者不能一起選擇,結果就讓“物理”和“歷史”進行廝殺,學生不棄物理就棄歷史,這合理嗎?
新高考“3+3”方案中,學生可以選擇物理和歷史的組合,那么“3+1+2”組合中,這種組合就不存在了。原來成績好的還可能選擇歷史,這么一改革,成績好的選擇物理和其他組合,而成績差的基本會選擇歷史,讓選擇歷史的學生的水平明顯下降,這符合國家重視“歷史”的初衷嗎?
這個方案,是為了彌補新高考方案中的“棄物理”現(xiàn)象而實施的,雖然還未實施,就聽到一片叫好,但是其問題依然嚴重,希望相關人員在未實施之前,提前想到或解決這些問題,避免實施后讓學生當成了“小白鼠”,然后再去想辦法“補補丁”。
即將實施新方案的省份,尤其是廣東和遼寧的學生,你們如果認為對就頂起來吧,讓更多的建議聲音傳遞出去吧,預防方案落到后產(chǎn)生的各種問題。我是“贏在高三”,致力于教育和教學,如果對你有幫助,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按鈕。
網(wǎng)友解答:3+1+2沒有任何意義。比3+3更爛。首先過于強調物理和歷史,第一:物理有用么?有用,但是讓全部人都學物理好么?明顯不好!物理高考多年平均分在30多分上下,也就是說,差不多有一半的高考考生的物理成績連30分都達不到,請問這樣的學生學不學物理有區(qū)別么?十幾二十分的物理對國家和社會有什么貢獻么?如果這些學生把學物理的時間讓給其他科目是不是對社會、對個人的發(fā)展都更好?第二,公認的文科主科是政治/哲學,歷史在哪個國家都不是主要科目,歷史這種東西才是最應該讓有興趣的人才學的,不能因為歷史有趣學生喜歡學而提高歷史的地位,要看社會需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