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長
字長是指CPU一次能夠處理的二進制位數(shù)。CPU的字長主要根據(jù)運算器和寄存器的位數(shù)確定。例如,一個CPU有32位的寄存器,并且一次處理32個二進制位,那么我們就說這個CPU的字長為32位,并且把這個CP
字長是指CPU一次能夠處理的二進制位數(shù)。CPU的字長主要根據(jù)運算器和寄存器的位數(shù)確定。例如,一個CPU有32位的寄存器,并且一次處理32個二進制位,那么我們就說這個CPU的字長為32位,并且把這個CPU稱為“32位CPU”。字長的大小直接反映計算機的數(shù)據(jù)處理能力,字長值越大,一次可處理的數(shù)據(jù)二進制位數(shù)越多,運算能力就越強。目前流行的CPU大多是32位或64位。
主頻
CPU的主頻是指CPU的時鐘頻率(Clock Speed),它是決定執(zhí)行指令速度的計時器,通常用MHz(兆赫茲)和GHz(千兆赫茲)來度量。1 MHz相當于1秒內有1百萬個時鐘周期,1 GHz相當于1秒內有10億個時鐘周期。時鐘周期是CPU最小的時間單位,CPU執(zhí)行每個任務的速度都以時鐘周期來度量。應該注意,時鐘頻率并不等于處理器在1秒內執(zhí)行的指令數(shù)目。在很多計算機中,一些指令只用一個時鐘周期,而也有一些指令需要多個時鐘周期才能執(zhí)行完。有些CPU甚至可以在單一的時鐘周期內執(zhí)行幾個指令。例如,3.6 GHz的意思是CPU時鐘在1秒內運行36億個時鐘周期。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況下,使用3.6 GHz處理器的計算機要比使用1.5 GHz或933 MHz處理器的計算機快得多。
高速緩存(Cache)
高速緩存又被稱為高速緩沖存儲器,是一個專用的高速存儲器,主要用于暫時存儲CPU運算時的部分指令和數(shù)據(jù),CPU訪問它的速度要比訪問內存的速度快得多。在計算機工作過程中,CPU的運行速度要遠遠高于內存的存取速度,高速緩存的主要作用是解決CPU與內存的速度匹配問題。高速緩存可以用高速的靜態(tài)存儲器芯片實現(xiàn),或者集成到CPU芯片內部。高速緩存分為多級,如一級高速緩存(Level 1,L1)、二級高速緩存(Level 2,L2)、三級高速緩存(Level 3,L3)。緩存的容量單位一般為KB、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