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建模中拔模、倒角和抽殼的順序及使用技巧
在進行UG建模過程中,拔模、倒角和抽殼是常用的命令。雖然它們是獨立的操作,但如果使用順序不對,很可能無法得到我們想要的模型效果。因此,在使用這些命令時,需要注意它們的順序,并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靈活運用。
在進行UG建模過程中,拔模、倒角和抽殼是常用的命令。雖然它們是獨立的操作,但如果使用順序不對,很可能無法得到我們想要的模型效果。因此,在使用這些命令時,需要注意它們的順序,并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靈活運用。
創(chuàng)建帶有拔模度的盆子
為了更好地說明拔模、倒角和抽殼命令的順序,我們可以先創(chuàng)建一個簡單的帶有拔模度的盆子模型作為示例。
首先,在草繪平面上使用拉伸命令,以XY為截面線來繪制一個長為100寬為50的矩形。接著,在拉伸對話框中將模型向Z正方向拉伸20的高度,得到盆子的主體模型。然后,按照正常順序繼續(xù)創(chuàng)建其他細節(jié)部分。
拔模操作
在完成主體模型后,我們需要進行拔模操作。打開插入主菜單欄,選擇其中的細節(jié)特征,然后再選擇拔模命令。
在拔模對話框中,將拔模的矢量設(shè)置為Z軸正向,固定面選擇模型的底面,拔模的角度設(shè)為-10度。確認后,我們就得到了一個向外拔出10度的盒體。
倒角處理
下一步是對模型進行倒角處理。選擇倒圓角命令,并按照圖示選擇相應(yīng)的相交線進行倒半徑為8的圓角處理。
抽殼操作
最后,我們需要進行抽殼操作,給模型添加壁厚。選擇抽殼命令,并將壁厚設(shè)為3。這樣,我們就得到了所需的模型。
正確的操作順序
從以上操作可以看出,拔模、倒角和抽殼的正確順序是先拔模,然后進行倒角處理,最后進行抽殼操作。如果順序顛倒,就會導(dǎo)致模型效果不符合預(yù)期。
例如,如果先進行倒角再拔模,由于拔模的原因,圓角會被拉扯成可變的形狀,這顯然不是我們想要的結(jié)果。同樣地,如果在抽殼后再進行拔模,模型的壁厚也會發(fā)生改變,這也不符合我們的需求。
因此,建議按照拔模、倒角和抽殼的順序進行操作,根據(jù)具體情況進行靈活運用。只要遵循正確的操作順序,我們就能夠得到滿意的模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