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制作和錄音師這方面得路現(xiàn)在好走嗎?有什么要求?
網(wǎng)友解答: 我業(yè)余愛好就是音樂制作,純愛好,自己寫歌,自己編曲,錄音,混音。我大概大學二年級開始接觸這些,當時有6,7年吉他基礎,也有1年多樂隊基礎,在樂隊我除了擔任主音吉他,編曲也是我
我業(yè)余愛好就是音樂制作,純愛好,自己寫歌,自己編曲,錄音,混音。我大概大學二年級開始接觸這些,當時有6,7年吉他基礎,也有1年多樂隊基礎,在樂隊我除了擔任主音吉他,編曲也是我做,所以音樂制作方面上手比較快。在專業(yè)音樂人搞得非正式以交流為主的編曲比賽上,得過鼓勵獎^O^,作曲,編曲還可以,錄音,混音水平低很多,主要是業(yè)余玩玩條件限制很大。
我畢業(yè)時有個小唱片公司問我愿不愿意去,當時涉世未深,感覺坑太多不敢去,再就是接觸音樂七八年,越深入我越明白自己音樂天賦太一般,說白點,不是那塊料。我大學專業(yè)是計算機軟件,而且我專業(yè)學的還不錯,所以還是老老實實干了本行。
現(xiàn)在回頭看,我覺得我的選擇也沒問題。第一是在自己的老本行里我雖然不是出類拔萃,但也過得去。畢業(yè)后,每年利用業(yè)余時間,寫寫歌,制作出來,給朋友們聽聽,滿足一下虛榮心,更重要的是,很多年過去以后,當我再聽到自己那些歌時,真的能把自己帶回那個時候的感覺。我覺得這樣就挺好。
音樂這條路本來就很窄,而且真的很吃天賦,競爭也很激烈。我覺得你自己得對自己有個準確的定位,把音樂當成愛好,它帶給你的可能只有快樂。任何事變成工作,都無可避免的重復,枯燥。年輕人可能覺得音樂這條路光鮮,那是因為你能看到的都是有條件或者有能力脫穎而出的人,絕大多數(shù)人是走不出來的。
如果你還年輕,有機會進入專業(yè)院校學習這個專業(yè)或者進入這個行業(yè),可以試試。否則,我建議當成愛好。
網(wǎng)友解答:筆者從事的剛好就是音樂制作,也賺了些錢,應該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
個人建議若是在畢業(yè)后的二十幾歲才開始入行,考慮要更加謹慎。雖然不能說不好走,但你問出這個問題的話,通常結果就是不好走,因為好走的都已經走過去了。面對剛剛入行的新人,還是非常不建議從事這方面的。
音樂制作的工作是直接從零開始,面對每一個音符,搭建作品的工作。在這個行業(yè)聚集了大量作曲系畢業(yè)生,和懷著過人天賦的技術宅。既然你是學院派應該知道,作曲也是高淘汰率的行業(yè),即使是中央音樂學院和上海音樂學院這樣國內一線的院校作曲系,畢業(yè)后能在音樂制作行業(yè)站穩(wěn)腳跟的也不到三分之一。這意味著你一旦入行,要和各大音樂學院里功底最扎實的一批人競爭,還不包括茱莉亞等學院的海歸。除非有過人的天賦,否則和許多從小從音樂世家里熏陶出來的人相對比,你沒有任何優(yōu)勢可言。
其次,你要耐得住寂寞。音樂制作人或多或少總會接觸到娛樂圈,這是一個暴利,短視,浮躁,同時也聚集著各類三教九流人等的地方。也許之前和你合作的客戶,突然就火了開始開全國巡回演唱會了,而你依然坐在工作室里,接著一兩萬一首的歌曲,一旦產生心理落差,勢必會讓你想離開這個行業(yè)。音樂制作人注定不可能像娛樂明星那樣高人氣,除非你走向前臺,像周杰倫李榮浩那樣。同樣地,現(xiàn)在什么人出名了都喜歡唱幾首歌,你面對的客戶可能也是不知道因為什么原因從哪里竄出來的土豪或網(wǎng)紅,大量和低素質群體打交道,也會影響自身的心情。除非真正熱愛音樂并已經打算為此努力一生,否則建議想賺錢的人考慮娛樂圈,想研究作曲的人去考研讀博當老師。
簡單點說,過人的智力或音樂天分;對音樂超乎尋常的熱愛,至少要勝過對錢和名氣的熱愛;以及耐心。三點最少要具備兩點,你才適合進入音樂制作的圈子,大家一起為創(chuàng)作更好的作品而努力。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