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中孫悟空一個人大鬧天宮還沒人打得過,為什么保唐僧西天取經(jīng)的路上卻打不過很多妖怪?
網(wǎng)友解答: 參加蟠桃會的神仙,有文殊、靈吉等各位菩薩,有鎮(zhèn)遠、赤腳等各路大仙。后來證明,他們法術(shù)極高,戰(zhàn)勝孫悟空易如反掌。且不說觀音菩薩的緊箍咒讓孫悟空怕得要命,鎮(zhèn)遠大仙一伸袍袖就讓孫悟
參加蟠桃會的神仙,有文殊、靈吉等各位菩薩,有鎮(zhèn)遠、赤腳等各路大仙。后來證明,他們法術(shù)極高,戰(zhàn)勝孫悟空易如反掌。且不說觀音菩薩的緊箍咒讓孫悟空怕得要命,鎮(zhèn)遠大仙一伸袍袖就讓孫悟空束手就擒,即使妖怪們拿出大仙的一個寶器、甚至日常用具,都能把孫悟空難住。比如黃眉怪用的金鐃,是西天彌勒佛的;銀角大王用的紫金紅葫蘆,是太上老君的;賽太歲用的紫金鈴,是紫陽真人的。孫悟空砸了蟠桃會的場子,眾多大仙恰好在場,可為什么沒有出手呢,想來或有幾個原因:
1、身份高不便出手。孫悟空剛出世,乳臭味干。身為佛道高層,就算輕松贏他,也是以大欺小,并不光彩,若贏的費勁,更有失顏面。
2、不知后臺是誰。一個剛出世的猴子,本事可謂不小,他的老師、他的后臺也定非等閑,“打狗還需看主人”。
3、事不關(guān)己高高掛起。佛家、道家畢竟不是天宮的人,只是受邀做客的,這么多高手在場,玉帝沒有點名求助自己,還是謙虛一些的好。
4、出手也要有理有度。太上老君打出金剛?cè)?,是因為孫悟空偷吃了他的仙丹。而觀音菩薩只是推薦了二郎神,自己未出手。俗話說“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沒有”,頂層神仙圈就這么大,孫悟空練得是哪家功夫,本事多大,大伙應(yīng)該看得出來。畢竟,還有別的大仙并沒來蟠桃會,孫悟空的授業(yè)恩師菩提祖師就是其中之一,否則孫悟空豈敢造次。
不過,如果將孫悟空與妖怪來比較,無論是天上來的,還是地上長的,在不用法器的情況下,孫悟空不會輸給哪個,就算碰到牛魔王這樣的勁敵,最少也是個平手。說到底,還是原著施耐庵用心良苦。孫悟空大鬧天宮,由如來佛祖親自制服他,才顯得孫悟空本事更大,取經(jīng)路上渡過七十二難才有依據(jù)??磥?,神仙也好,施耐庵也罷,套路都是滿滿的啊!
網(wǎng)友解答:大鬧天宮時,那才是孫悟空真正實力,眾神并沒故意放水,哪吒變成三頭六臂,手中六般神器化成千千萬萬,分明是想把孫悟空剁成肉泥,無奈老孫用身外法,把哪吒打的負傷而逃,后來李靖率十萬天兵,四大天王,二十八星宿,九曜星君,布下天羅地網(wǎng),還不是給孫悟空用身外法打得落花流水?
至于一路西游時就不同了,很多妖怪就是神仙大佬們的座騎,下凡間就是給唐僧師徒制造磨難的,為了怕孫悟空一不小心把他們的座騎給打死了,觀音讓唐僧騙孫悟空頭上戴了一個金箍,目的就一方面好管制,另一方面,就是告誡他有些妖是不能殺的,如果硬來,小心頭上的金箍,后來證明,不是孫悟空打不過這些妖怪,而是孫悟空打怪時就得試探著打,不敢使出全力,比如計收豬八戒時打了一夜,(但八戒寫黃袍怪打時,作者交待很清楚~二十個和尚也打不過黃袍怪,之前打平手,是因有眾神幫忙,二十和尚打不過黃袍怪,自然二十個八戒也打不過孫悟空,)也很多讀者認為豬八戒實力不比孫悟空差,豈不知,烏巢禪師在沒收戒之前,就告訴孫悟空一路西行之妖和該收師兄弟的所有劇情了,即然劇情編劇已寫好,剩下的只是配合演出罷了,明明已經(jīng)鉆進妖魔肚里,卻不打殺,明明青牛精和黃眉老妖寶貝雖刮害,卻是還睡覺的妖,孫悟空趁妖怪睡著,就算妖怪睡不沉,孫悟空還有嗑睡蟲呀,等妖怪睡死,完全可以把妖怪腦袋打爆的,卻寧愿偷跑偷被寶貝套走的眾神和武器,這不是多此一舉嗎?顯然不是,不要相信孫悟空不屑偷襲和鉆肚皮打殺妖怪,說壞了老孫名頭,看看蟒蛇精是怎么死的?而是貌似孫悟空打不過的妖怪背景太強大了,孫悟空想想頭上的金箍,唉!還是算了吧,你說打不過就打不過,與其拼命,還不如多請救兵,拖廷時間讓虛偽的師傅和喜歡看笑話的師兄弟多受點罪吧,反正他們也不會死,我就配合他們演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