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寫作真的是天賦嗎?可以后天培養(yǎng)嗎?
網(wǎng)友解答: 寫作天賦比較重要。比如韓寒考試不及格,可卻成了作家了。我本人初一剛念半年,就輟學務農(nóng)了。不是吹牛在上學時,剛一學寫作文時,就在全班寫的最好,每篇都在全班當例文念。每次老師點評
寫作天賦比較重要。比如韓寒考試不及格,可卻成了作家了。
我本人初一剛念半年,就輟學務農(nóng)了。不是吹牛在上學時,剛一學寫作文時,就在全班寫的最好,每篇都在全班當例文念。每次老師點評時,都夸獎我的作文寫的好。
記得我要不念時,我的語文老師,劉彥老師單獨約我去他宿舍,勸我別輟學,如果堅持念下去,文學必有一翻成就??晌乙庖詻Q,老師嘆氣給其他老師說:“唉!此子有仲永之傷”,第二年春天我就不念了。
要細說,我充其量也就是小學畢業(yè)水平。在當時課程淺,到中學才學英語字母。在加上我不愛學,左耳聽,右耳冒,老師講課我睡覺,所學到的東西沒多少記住的。
但我始終有個文學夢,以前寫了很多東西,都丟失了。每想起劉彥老師的話我都后悔不以,在2015年由同學張國立組建了同學群。在群里問,三十年未曾見面的恩師劉老師的近況時,得知老師在2014年以駕鶴,如雷轟頂。于是我在當時寫了一篇不倫不類的悼詞,以示懷念。
吊吾師劉彥
巴林盧永財
吾師彥,博學多才,豁達開朗,風趣幽默,教授有方。
憶吾學時,頑劣至極。上學遲到,課堂睡覺,下河摸魚,上山掏鳥。師慍常責。奈何!吾生性惰,因此家人怒,吾羞欲輟。師知,約吾其室,勸曰:“汝才思敏,持之文必成也。”但吾意以決。師搖首嘆曰:“此子,仲永之傷也?!?/p>
次歲首,吾輟學事農(nóng)。今三十余載,未與恩師謀面,多次想之,與公晤,或鶴發(fā)童顏,仙風道骨,或雖遲滯,依然妙語連珠,孺雅幽默。前日于同學群,聞公以做古,如雷而貫。君以桃李天下,不惜身化沃土,給于桃李。如燭焚身,光耀后也。
今師駕鶴仙游,余憑空而吊,嗚乎!恩師天堂安好?可開館授徒否?
一悼念之文,以表對老師的懷念。愿天下老師平安健康。
網(wǎng)友解答:海子是安徽農(nóng)村出身 ,年紀輕輕就寫出了”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和”從明天起做個幸福的人,喂馬劈柴周游世界”的經(jīng)典名句;最近出了個寫出”穿越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的湖北腦癱詩人,她的寫作引起了關注;不久前,我問過一位得過矛盾文學獎的著名作家 ,我說,你沒有經(jīng)歷過文革,但我覺得你對文革中的場景描寫與對人物的刻畫很精辟,這是為什么?他說,雖然我文革中年紀很小,但我已經(jīng)有了感覺,我腦海中還留有父親講過的那些經(jīng)歷和故事,我還可以看書,從書中找尋我的靈感。
我說這些,就是在說明,作家還是還是要有點天分的,如果天分再加上勤奮,那有可能轉變成為天才,寫出有影響力的好作品來。
夢想成為作家的人不少,但夢想成真的,不多。多數(shù)人寫作看似也很勤奮,但能夠寫出膾炙人口的好作品的,微乎其微。這已經(jīng)說明了,寫作這件事,光有勤奮還遠遠不夠,還好需要一點靈氣,還要具備一點才氣才行。寫作,尤其是小說的創(chuàng)作,更是要有靈感, 要有悟性 ,對人生的剖析要有入木三分的能力。當然,有親身的生活體驗會更好 ,生活、勤奮、悟性三者如果結合得好,寫出好的作品就有了保證。但是,不能指望作品里的生活作家本身都要經(jīng)歷,那是不可能的,這時,構思、靈感、想象、推理就要靠靈感來完成。
1981年我聽作家戴厚英講過,她是在短短的18天里一口氣就把《人啊,人!》這部長篇小說寫出來的。這是因為她有著極其深厚的生活積累 ,有著極其沉重的人生感悟,所以,她一動筆,就猶如火山噴發(fā),勢不可擋。這部小說成為了她的第一部長篇,也是她的成名之作,在當時造成了極大的影響。這是寫作要有生活,要有激情的證明。一個作家,如果沒有自己的獨到思考,沒有對人生的深切體驗, 沒有對宏大歷史畫卷的把控能力,就不可能寫出撼動人心的鴻篇巨作。
說到作家的后天培養(yǎng),我覺得不是不可以,但是很難。一般的說法,就是大學的中文系里,很少出現(xiàn)作家,多數(shù)作家是在洶涌澎湃的生活激流里誕生的。生活的詭異狡猾、社會的摸爬滾打、歷史的撲朔迷離、未來的不可預見,這才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源泉,我們只有熱愛生活、投身生活、反思生活,才能反應生活 ,寫好生活。
感謝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