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怎么看明朝?
網(wǎng)友解答: 蒙古人對明朝的看法其實非常是有意思的,他們竟然認為明成祖永樂皇帝是元順帝(惠宗)的遺腹子。例如,成書于17世紀的蒙文史書《黃金史綱》(quriyangγui altan to
蒙古人對明朝的看法其實非常是有意思的,他們竟然認為明成祖永樂皇帝是元順帝(惠宗)的遺腹子。
例如,成書于17世紀的蒙文史書《黃金史綱》(quriyangγui altan tob?i)就提到明末蒙古人對永樂皇帝的身世、血統(tǒng)的想象。這段記載的漢文翻譯如下:
當國政敗亡時,元惠宗(uqaγatu qaγan)的弘吉剌皇后(qonggirad qatun)已有三月身孕,那位皇后躲到甕中而留下。漢人(kitad)稱這個翁為“缸”,蒙古人稱作“博通”(butung)。漢兒的朱洪武皇帝(?üü qung üü qaγan)將這位皇后收納后,登上皇位(qan oron)。那位皇后心想:若在七個月后分娩,必以仇敵之子而殺害;若變成十個月分娩,則以為己子而不加害。愿我天父(tnrgi e?ige)施恩,再加三個月,充為十月!如此祈求恩惠而行,上天垂憐,十三月生一男兒。洪武皇帝的漢兒皇后也誕下一小兒。洪武皇帝夢有二龍(qoyar luu)纏斗,諭令巫者卜之吉兇。巫者云:此非二龍,乃圣上之二子也。西龍者,漢兒皇后小兒;東龍者,為蒙古皇后之子,或將坐上您的皇位。對巫者之辭,洪武皇帝不能分辨。雖系龍種,但母親為敵人之妻,由其誕生之子,若即我皇位,則不祥也。遂自皇宮(qaγan-u ordo)驅逐,到長城(kerem)外筑泰寧城(k?ke qota)居住。自那以后,洪武皇帝居大位三十有一年而崩。其子建文皇帝(?aquy_a qaγan)即位四年后,弘吉剌皇后之子永樂皇帝(yunglo qaγan)率領自己的少數(shù)同伴,以及山陽六千蒙古兀魯斯,水濱三萬朱兒扯惕(usun-u γurban tümen ?ür?id)兀魯斯,黑城(qar_a kerem)漢兒兀魯斯,修兵來伐。擒漢兒洪武皇帝之子建文皇帝,烙銀印于頸后驅逐?;葑谥佑罉坊实蹫榫?p>這段材料中附會了許多明朝的史事。例如“遂自皇宮(qaγan-u ordo)驅逐,到長城(kerem)外筑泰寧城(k?ke qota)居住”一句,所謂的k?ke qota就是呼和浩特,明朝人翻譯作“可岢河套”,字面意思是青城,指泰寧。這其實是把明太祖朱元璋分封第十七子朱權為寧王并鎮(zhèn)守大寧的事情,附會到了成祖身上。除此以外,還有“其子建文皇帝(?aquy_a qaγan)即位四年后,弘吉剌皇后之子永樂皇帝(yunglo qaγan)率領自己的少數(shù)同伴……修兵來伐。擒漢兒洪武皇帝之子建文皇帝”一句,這段話將建文帝說成是朱元璋之子,很明顯是在映射靖難之役的那段歷史。
根據(jù)周清澍教授的《明成祖生母弘吉剌氏說所反映的天命觀》一文,以上蒙古史書所記錄的傳說,其本源是明代內(nèi)地的野史傳聞,蒙古史家根據(jù)漢人的故事,加以改編寫入蒙文史書。
這種對明成祖身世、血統(tǒng)的想象,所暗示的情緒其實是十分明顯的,即蒙古人雖然已離開中原,但中原仍然被繼承了元順帝血統(tǒng)的后裔所統(tǒng)治。
網(wǎng)友解答:這應該是問蒙古人的問題吧,我個人的看法,第一,朱元璋一個要飯的和尚當皇帝說明中國人挺奇怪,沒有底線,第二,明朝的修寫元朝歷史我們是質疑的態(tài)度。其三,相對元朝明朝是腐朽的,閉關鎖國的。其四,不理解朱元璋把手下有功勞的人都給宰了。明朝有很多奇葩的皇帝,其五,對中國社會發(fā)展以及對世界發(fā)展沒有太多的貢獻。其六,明朝人火燒了大都,上都等,磨掉了元朝的燦爛的世界文明,更可笑的是后人還沾沾自喜,天天喊外蒙古是國土,你都燒光了哪兒來的你的東西。當初蒙古人來什么都留下,可是明人卻什么都燒光。蒙古人對得失看得開,現(xiàn)在內(nèi)蒙古依然有很多漢族過來創(chuàng)業(yè)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