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俄烏刻赤海峽沖突,默克爾建議減少“北溪2號”天然氣流量,俄羅斯會妥協(xié)嗎?
網友解答: 先來說說題主在描述中的消息:英國路透社12月2日的報道,德國默克爾政府考慮減少“北溪2號”的天然氣流量。這則消息并不準確,有兩種可能性:一、英國路透社的報道有誤。二、在翻譯路
先來說說題主在描述中的消息:英國路透社12月2日的報道,德國默克爾政府考慮減少“北溪2號”的天然氣流量。這則消息并不準確,有兩種可能性:一、英國路透社的報道有誤。二、在翻譯路透社報道的消息過程中出現(xiàn)了錯誤。三、有人故意歪曲報道。
11月2日,德國總理默克爾訪問波蘭,出席第15屆德國—波蘭政府間磋商會議。在聯(lián)合新聞發(fā)布會上,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基堅持反對“北溪2號”工程,認為該項目將加深歐盟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對歐盟的能源安全不利,如果俄羅斯天然氣繼續(xù)過境烏克蘭則能夠保證地區(qū)局勢的相對穩(wěn)定。莫拉維茨基這道理實在是太深奧了,讓我們來理一理:用北溪2號管線輸送就是加深對俄羅斯能源依賴、威脅歐盟能源安全,而選擇過境烏克蘭(利用烏克蘭境內的管線向歐洲輸送天然氣)就能保證地區(qū)局勢的相對穩(wěn)定。
同樣都是俄羅斯的天然氣,量也是一樣的,怎么從烏克蘭過境之后,歐洲對俄羅斯能源依賴就不見了,就沒有“威脅歐盟的能源安全”了?烏克蘭總統(tǒng)波羅申科,世界政壇的一個小丑,莫拉維茨基比波羅申科強點也有限。默克爾應該反問他:你是波羅申科請來的救兵嗎?默克爾在記者會上表示,德國將加快建設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以拓展能源進口渠道,北溪-2項目建成后,不會影響到烏克蘭(繼續(xù)收過境費)。需要說明一點:“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建設項目,目前尚未完工。
歐盟對此意見不一:德、法等支持,波蘭等反對。烏克蘭是堅決反對,擔心俄羅斯減少從烏克蘭過境的天然氣總量,那就收不到過境費了……回到題主的問題,建議減少“北溪2號”天然氣流量的不是默克爾,而是有“小默克爾”之稱的克蘭普?卡倫鮑爾所說,題主描述中的時間并沒錯:11月2日,德國基民盟黨主席候選人克蘭普?卡倫鮑爾在接受德國公共廣播聯(lián)盟記者采訪時表示,外界質疑德國參與“北溪2號”,德國必須回應,但方式并非是撤回對“北溪2號”的政治支持,那樣做“過于激進”,可以考慮減少“北溪2號”天然氣流量。
克蘭普?卡倫鮑爾這番話就一個意思:德國撤回支持“北溪2號”項目,那是不可能的事,但德國可以考量減少一些天然氣的流量。這是明擺著糊弄人,第一,“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尚未完工,現(xiàn)在談減少流量,這是不是太早點了?第二,不知還需要多長時間管道才能建好,到時候誰還記著這番話?即便是記得又能怎樣?第三,一旦建好,不僅能滿足德國需要,還能從中獲利——轉銷它國。這時候再想讓德國減少天然氣流量?第四,克蘭普?卡倫鮑爾目前還只是德國基民盟黨主席候選人,她又不是德國總理,自然是說了不算……默克爾(左)與克蘭普?卡倫鮑爾(右)
俄羅斯會妥協(xié)嗎?如果是默克爾總理的表態(tài),俄總統(tǒng)普京估計會做正面回復,但絕不會把口頭上一句“考慮減少天然氣流量”當回事,更不會有什么妥協(xié)——人家只是說“可以考慮”,而不是已經“決定”。這種說法外交常用,有底氣的連理都不用理,正常情況下,只是表明一種態(tài)度。之前也說到了,北溪2號對德國是極為有利的,這也是德國一直大力支持該項目的原因。不僅是德國政府支持,連默克爾的老對手都支持該項目。這種外交措辭,俄羅斯也熟。7日才開始黨主席選舉,“小默克爾”克蘭普?卡倫鮑爾現(xiàn)在說的話,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絕不會放在心上!
網友解答:德國總理默克爾在G20與普京舉行了會晤,兩人談論的主要內容就是俄烏之間的緊張局勢。根據俄羅斯總統(tǒng)新聞秘書通報的內容看來,默克爾向普京提出釋放烏克蘭船員和船只的要求,而普京則稱這是“法庭的問題”。從這可見俄羅斯方面態(tài)度十分堅決,其不但沒有妥協(xié)意思,而且克里米亞地方法院對這21名船員做出拘留兩個月的決定,并且準備將他們轉移至莫斯科候審。這默克爾與普京會晤的結果,也就意味著通過政治和外交手段根本無法解決這次俄烏海上沖突。盡管雙方同意就俄烏爭端舉行會談,然而會談僅僅“顧問層級”而并非部長以上級別。
(普京與默克爾在阿根廷會晤,法新社)
由于歐盟內部就是否對俄羅斯施加新的制裁分歧很大。波蘭、愛沙尼亞等蘇東國家傾向于歐盟通過更為嚴厲的制裁,而法德等國對此態(tài)度相對謹慎。上個月30日歐盟理事會主席圖斯克表示:“由于俄羅斯對烏克蘭海軍在刻赤海峽行動的回應,他確信歐盟領導人將會對俄羅斯實施新制裁。”圖斯克的表態(tài)更帶著母國波蘭的立場,并不完全代表歐盟。本月歐盟延長對俄制裁,這將是一個大概率事件,新的制裁措施是否出臺依然存在懸念。所以政治和外交手段無法短期讓俄羅斯妥協(xié),那么只能在經濟層面想出解決辦法。
(歐盟理事會主席唐納德·圖斯克)
北溪2號管道線是俄羅斯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新通道。這條天然氣管道線從其一開始決定修建就爭議不斷。烏克蘭、東歐國家紛紛表示反對,因為這不但會減少這些國家的天然氣國境收入,而且俄羅斯還會無所顧忌地隨意使用“能源大棒”對他們進行訛詐。美國也堅決反對“北溪2號”管線,認為這將加劇德國對于俄羅斯能源的依賴,迫使德國在政治上對俄做出妥協(xié)。不過默克爾所領導德國大聯(lián)合政府為何顧忌本國的能源安全和政治穩(wěn)定,還是頂著壓力繼續(xù)與俄羅斯合作。這次決定減少“北溪2號”天然氣流量的決定德國內部本身也存在巨大爭議?;衩藘炔康膹娪才烧J為,應該停止與俄羅斯合作,停用北溪2號,而溫和派認為這樣的決定“過于激進”,而社民黨方面(執(zhí)政聯(lián)盟成員,偏向德俄合作)更是表示反對。所以“減少流量”是各方妥協(xié)的結果,但是這個決定暫時只是一個建議,并未真正落實。
(北溪2號線)
克里米亞是俄羅斯的核心所在,是一塊可以挑動俄羅斯民族主義情緒的土地。普京當前面臨著嚴重的執(zhí)政壓力,主要問題是經濟發(fā)展所面臨的困境,西方的經濟制裁、人口的老齡化都是無法從短期之內解決的問題。國內反對派納瓦爾尼也沒有閑著,天天在抓普京及俄羅斯黨的小辮子,并且號召民眾游行抗議。養(yǎng)老金制度改革導致普京的支持率重挫,至今未能恢復。所以充分利用俄烏爭端轉移矛盾,緩解執(zhí)政壓力,勢在必行。因為俄烏海上沖突之時,其剛好坐鎮(zhèn)克里米亞,召開俄聯(lián)邦全國委員會擴大會議。
(普京在俄羅斯希望論壇上講話)
然而總是通過俄烏沖突來維護維持支持率,這個無異于“飲鴆止渴”。默克爾政府提議減少“北溪2號”管道天然氣流量的決定,無疑給普京提了個醒。然而作為執(zhí)掌俄羅斯近20年當權者,其首先考慮的無疑是本人以及其支持實力的執(zhí)政地位,后面的才是其他問題。從這也就可以理解為什么俄羅斯不會妥協(xié)。
本文圖片來自谷歌圖片,感謝提供,歡迎加大批評、指正、留言、點贊、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