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涂料如何實現(xiàn)變色龍效應(yīng) 漸變漆的施工方法?
漸變漆的施工方法?一號漸變色噴涂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提供基材、變色涂料和透明涂料,所述基材具有相對的正面和背面;(2)在基材的正面或背面噴涂變色龍漆和透明漆,干燥后形成變色龍漆層和透明

漸變漆的施工方法?一號漸變色噴涂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提供基材、變色涂料和透明涂料,所述基材具有相對的正面和背面;
(2)在基材的正面或背面噴涂變色龍漆和透明漆,干燥后形成變色龍漆層和透明漆層,透明漆層和變色龍漆層沿遠離基材正面的方向依次排列。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漸變色噴涂工藝,其特征在于,當(dāng)所述基材為透明基材時,在所述基材的正面或背面噴涂變色龍漆和透明漆的步驟包括:
(1)在透明基材的背面依次噴涂透明涂料和變色龍涂料;或者,
(2)在透明基材的正面依次噴涂變色龍漆和透明漆。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漸變色噴涂工藝,其特征在于,當(dāng)基材不透明時,在基材的正面或背面噴涂變色龍漆和透明漆的步驟包括:
(1)將變色龍涂料和透明涂料依次涂在不透明基材的正面。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漸變色噴涂工藝,其特征在于,噴涂透明漆并干燥形成透明漆層的步驟包括:
(1)將透明涂料按照平行的噴涂路徑噴涂在整個表面上,然后逐漸減小噴涂面積,形成厚度梯度變化的透明涂料層,每條噴涂路徑噴涂的透明涂料的厚度范圍為3-5微米..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漸變色噴涂工藝,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計,所述透明涂料含有20-40份第一樹脂、10-30份色漿和40-60份第一溶劑,其中,所述第一樹脂為丙烯酸樹脂或聚酯樹脂,所述色漿的粒徑為200nm-300nm,所述第一溶劑為重量份,所述變色涂料含有70-80份第二樹脂, 變色龍粉5-15份和第二溶劑10-20份,其中第二樹脂為丙烯酸樹脂或聚酯樹脂,變色龍粉的粒徑為15-25 μm,第二溶劑為酯類、酮類、醇醚類、醇類和芳香烴類的混合溶劑。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漸變色噴涂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變色龍漆層的厚度范圍為6微米至8微米..
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漸變色噴涂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漸變色噴涂工藝還包括以下步驟:
(1)在變色龍漆層背向透明漆層的表面噴涂亮光漆,干燥后形成亮光漆。
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漸變色噴涂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亮光漆包含60-70重量份的第三樹脂、20-30重量份的調(diào)色劑和5-15重量份的第三溶劑,所述第三樹脂它是丙烯酸樹脂或聚酯樹脂,調(diào)色劑的粒徑范圍為5微米至7微米,第三溶劑是酯類、酮類、醇醚類、醇類和芳香烴類的混合溶劑,光亮漆層的厚度范圍為8微米至10微米..
9.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梯度噴漆工藝,其特征在于,在基材的正面或背面噴涂變色漆和透明漆,并干燥形成變色漆層和透明漆層后,包括以下步驟:
(1)噴涂保護漆,干燥形成保護漆層。
X.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9所述的漸變色噴涂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保護漆為啞光漆或清漆,所述啞光漆含有70-80重量份的第四樹脂、1-10重量份的色粉、1-10重量份的啞光粉和10-20重量份的第四溶劑,所述第四樹脂為環(huán)氧樹脂或聚酯樹脂,所述色粉和啞光粉混合。該清漆含有75-85份的第五樹脂和15-25份的第五溶劑,其中,第五樹脂為聚酯樹脂或丙烯酸樹脂,第五溶劑為酯類、酮類、醇醚類、醇類和芳香烴類的混合溶劑,保護漆層的厚度為8-15 μ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