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尼康、佳能很少有優(yōu)質的殘幅鏡頭?
網(wǎng)友解答: 你好,非要講APS畫幅的攝影鏡頭,哪家最好?恐怕確實是富士微單的APS鏡頭最好了,因為這是富士的全部了。佳能17-55mm,很好啊,但是性價比偏低佳能16-85mm,你確定只
你好,非要講APS畫幅的攝影鏡頭,哪家最好?恐怕確實是富士微單的APS鏡頭最好了,因為這是富士的全部了。
佳能17-55mm,很好啊,但是性價比偏低
佳能16-85mm,你確定只買得起APS畫幅機身的會愿意買這么貴的鏡頭?
尼康17-55mmF2.8,性價比是不是太低了啊?
尼康16-80mmF2.8-4.0,非常不錯的掛機鏡頭,其實性價比還行?
但是,富士的APS鏡頭,其實總體來說,性價比并不高,至少和佳能尼康相比,性價比并不高的了。
關于你的問題,為什么尼康、佳能很少有優(yōu)質的殘幅鏡頭?
我具體解析如下:
1,佳能尼康的APS畫幅相機,也可以正常使用全畫幅的鏡頭啊。
也就是說,所有的專業(yè)鏡頭,APS畫幅相機都可以正常使用。
佳能的紅圈L鏡頭,尼康的金圈鏡頭,即便是入門級的單反也可以正常使用啊。
所以說,專門為APS機身開發(fā)高檔的專業(yè)鏡頭,其實并不是一件迫切的事情。
2,佳能尼康的aps畫幅相機,主要的缺點,在于超廣角鏡頭
除了超廣角鏡頭之外,aps畫幅相機其實沒啥軟肋,也沒啥不便。
但是,APs畫幅相機搭配超廣角鏡頭的時候,就明顯不如全畫幅相機和全畫幅相機的超廣角鏡頭了。
這個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如果你真的很在乎超廣角鏡頭,那么,你應該優(yōu)先考慮全畫幅相機。
如果你幾乎不用超廣角鏡頭,那么,其實APS畫幅相機用的也是很好了,不會有什么不舒服的了。
說實話,佳能尼康的APS畫幅相機,確實是缺少優(yōu)質的專業(yè)超廣角鏡頭。
但問題是,如果佳能尼康為APS專門研發(fā)制造專業(yè)超廣角鏡頭,可是,如果價格不便宜,你會買嗎?
我想,如果你愿意買高檔超廣角鏡頭,那么,你也不會再多花點錢買個全畫幅機身吧?
3,至于說標準變焦鏡頭,其實佳能尼康的APS畫幅都是有很不錯的。
比如說,尼康16-80mmF2.8-4.0
比如說,佳能15-85mm
比如說,佳能17-55mmF2.8
比如說,尼康18-55mmF2.8
這些都是很不錯的了。
當然,價格也不算便宜,性價比偏低。
網(wǎng)友解答:謝謝悟空小秘書邀請
關于尼康、佳能為什么不重視APS-C畫幅的鏡頭,這里有兩個原因:
一、首先尼康的F卡口誕生于1959年,而佳能的EF卡口誕生于1987年。這兩個卡口就是為全畫幅膠片設計的。在90年代末,開始有數(shù)碼化征兆的時候,佳能也出過一些不入流的數(shù)碼機身,但那個時候數(shù)碼機是天價,一般都沿用EF全畫幅鏡頭。直到2001年起,數(shù)碼化的趨勢變得明朗,開發(fā)aps-c畫幅的鏡頭才提上日程。
但這里又有一個新情況,佳能在2002年就順利開發(fā)了全畫幅的數(shù)碼單反相機1Ds,而尼康直到2007年才做出了全畫幅的D3單反相機。所以相對而言,尼康對APS-C畫幅的鏡頭會比佳能用心一點。至于踏入2008年之后,尼康有了D700、佳能有了5D2,全畫幅數(shù)碼單反相機獲得了廠家與用戶一致的認可,此后就不再有APS-C畫幅的高檔鏡頭了。
二、尼康有17-55mm f/2.8,佳能也同樣有這個規(guī)格的鏡頭,而且兩者的性能基本相當。至于把它稱為APS-C鏡頭中的“牛頭”,其實有點“過譽”了。尼康、佳能的17-55都是“老古董”級的鏡頭,尼康的17-55是2003年的產(chǎn)品,而佳能的17-55是2006年的產(chǎn)品。他們對應當年600萬~800萬像素的機身還勉勉強強,在當今主流的2400萬像素APS-C畫幅機身上,這兩枚鏡頭的銳度還不及新版的18-55狗頭。
三、真正的APS-C畫幅牛頭有沒有?
有!
例如佳能的EOS M系統(tǒng),這就是專為APS-C畫幅設計的,佳能最近發(fā)布的EF-M 32mm f/1.4stm鏡頭就非常出色。
其次,sigma面向尼康、佳能aps單反開發(fā)的18-35art、50-100art、30art也是極好的APS-C畫幅鏡頭。
回到這個問題:
1、題主如果想追求高畫質,請上全畫幅。半畫幅折騰高檔鏡頭是一種浪費。
2、題主如果想專心玩半畫幅,我個人建議你選擇富士的X系統(tǒng)或者佳能的EOS M系統(tǒng)。這兩個系統(tǒng)才是專門為aps-c畫幅開發(fā)而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