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用哪些詞語來形容日本?
網友解答: 在大多數人心中,日本就是一個具有多面性的矛盾國家,因此大家對日本這個國家的評論也是褒貶不一的。但是在談到日本的特點時,我們應該拋開偏見,公正地評論這一國家。提到日本,我最先想
在大多數人心中,日本就是一個具有多面性的矛盾國家,因此大家對日本這個國家的評論也是褒貶不一的。但是在談到日本的特點時,我們應該拋開偏見,公正地評論這一國家。提到日本,我最先想到是是這幾個詞語:
精致
提到日本,很多人首先想到是日本的繁瑣講究的和服與規(guī)矩森嚴的茶道。無論是和服還是茶道都是日本精致文化的載體。其實除了這兩個東西能夠體現日本對于細節(jié)的講究外,日本在許多事物上都是一絲不茍的,比如說動漫。去過日本的朋友一定會對日本酒店的服務項目印象深刻。在酒店的房間里,通常會有專為客戶準備的睡衣,備用雨傘和雨具等。
認真
日本人的認真程度常常會讓人感到震驚。除了在工作上保持認真的態(tài)度外,日本人在學習上也是非常認真的。這一點在日本的文獻和檔案保存方面體現得淋漓盡致,甚至是一些小店鋪的記錄也能找到。
正如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印象中的日本都是不同的,那么你心中的日本又是怎樣的呢?
網友解答:做國際關系報道寫作與分析十幾年了,接觸了形形色色的日本人。有學生、有官員、有媒體人,也有商人。木叔最愿意打交道的是日本商人,他們身上確實有一些值得學習的東西。
記得曾采訪豐田在華一把手,和他一塊在北京北邊一塊沙化的土地植樹。這是豐田在進入中國不久就申請的一片植樹造林區(qū),每年都會上上下下一塊來植樹。其實在中國植樹的日本人非常多,很多是公司行為,也有很多是志愿者。有些70多歲的老人來在中國西部默默無聞地植樹。他們的邏輯很簡單,樹木代表著希望,植樹代表著種下希望,當然不只是為自己,也是為公司,更是為能播種下世代友好。這就是木叔認為日本人很執(zhí)著的一面。
(圖為日本企業(yè)在華植樹)
因此“執(zhí)著”就是第一個形容日本的詞。這個詞在很多方面都能有反應,特別是日本的一些商業(yè)活動上更是如此。很多企業(yè)在生產一件產品時精益求精的執(zhí)著態(tài)度,也是這個詞的最好詮釋。最近比較火的事情,好像還是一位老師勸學生好好向日本學習,不然會成為劣等民族什么的吧。這挺有意思的,也說明日本在很多人心目中,也是具有執(zhí)著精神的。因為學習肯定要執(zhí)著,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能學好么?肯定就落后了嘛!比如——同一間教室,同一個老師教出來的學生,為什么有的考90分,有的不及格?這就是學習不認真、不執(zhí)著的差距嘛!
木叔會形容日本的第二個詞是“禮貌”。這可能也是幾乎所有人對日本和日本人的評價。當然有人認為這是裝出來的,哈哈,那是另外的事,至少表面上接觸過的日本人都很禮貌。有些甚至禮貌過頭了。拿餐館做個比較吧,誰讓木叔也是個資深吃貨呢。
北京有很多大媽阿姨做服務員的餐館,特別是很多國營范兒十足。點菜、上菜、傳菜、叫菜,很多程序都讓她們覺得很不耐煩。不少朋友應該有體驗,當然也有很多笑臉相迎。但木叔接觸更多的還是不冷不熱,上完菜一邊聊天談笑去了。
在日本的餐館吃飯,很多地方因為老齡化少子化,不少服務員也是40-50歲的阿姨,和北京一些餐館差不多。甚至年紀更大。這些人對人通常彬彬有禮,不斷地鞠躬,微笑服務那是肯定的,說話聲音也輕聲細語,感覺比年輕人還熱情。這當然與整體的日本社會有禮貌的環(huán)境有關,也與工作素養(yǎng)與培訓有很大關系。
(圖為日本老齡服務員,但依然彬彬有禮)
整個日本給外國人的感覺幾乎都是禮貌第一。無論美國人、歐洲人還是中東人,對日本人的這點都很喜歡。木叔在以色列的時候,當地最多的亞洲餐館就是日本的壽司店。一是壽司清淡可口,二是日本人在中東一般溫文爾雅,做生意有張有弛,口碑不錯,大家認為這東西就比較靠譜。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都習慣的國家不多,日本是其中之一。
再用一個詞來形容日本呢,或許是“精巧”。日本的精巧體現在很多建筑上,也體現在美食上,更體現在人際關系上。
建筑就不多說了,看看金閣寺就知道,建筑樣式非常具有東方傳統特色。特別是庭院的布景,給人感覺就是一個大盆景。當然這肯定與日本學習唐宋技術有關,不過能將其發(fā)揚光大成為自身的特色,也是不容易的一件事。
美食的精巧更是所有人都耳濡目染的。剛才木叔提到的壽司就是一例。除了壽司之外,各種料理都處理的干凈與細致。而且不會有太大量,就給人小巧玲瓏的感覺。一般一整套料理要8-10個程序,每道菜都不多,炸物、烤物、甚至面條都只有幾塊和幾根,吃的就是一種氣氛和精巧的美感。
(圖為日本精巧飲食文化的代表——壽司)
人際關系上的精巧或許更應該稱之為討巧。日本的人情社會不比我們差。甚至更厲害。比如朋友之間聚會請客,對方最好要帶禮物的。而不是你這次請我,下次我請你。即使如此,這次你要帶禮物去,下次別人也帶禮物來。而且很多人對細節(jié)照顧得無微不至,比如木叔在和外務省交流的時候,行前他們會制作一本30多頁A4紙的行程須知手冊,很多細節(jié)都淋漓盡致地寫進去。
日本的地圖也是精巧的表現,細致到簡直是情報人員做出來的。木叔印象很深的是10幾年前吧看到一張日本旅游公司出版的王府井地圖,給日本人來北京旅游做參考。當時還沒有什么智能手機地圖導航嘛,所以這條街上的買煙草的小窗口、廁所、哪怕一個垃圾桶都給標出來了。這點不得不佩服精巧細致的心思。
當然還有很多很多詞來形容日本,比如干凈、守時等。但以上這幾條相信是大家的通感。日本也有很多不好的詞可以形容,比如冷淡、自大等,這也是目前日本發(fā)展到這個階段的一些社會問題導致的,有些還是政治問題。但一分為二的看總是全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