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ds零基礎(chǔ)畫pcb教程 請教使用PADS9.5由原理圖到PCB的制圖流程?
請教使用PADS9.5由原理圖到PCB的制圖流程?焊盤邏輯--->工具--->元件編輯器--->單擊編輯圖形工具--->確定--->單擊封裝編輯工具欄打開工具--->編輯原理圖
請教使用PADS9.5由原理圖到PCB的制圖流程?
焊盤邏輯--->工具--->元件編輯器--->單擊編輯圖形工具--->確定--->單擊封裝編輯工具欄打開工具--->編輯原理圖符號--->文件--->返回文件--->是--->單擊編輯電氣參數(shù)工具--->切換到PCB封裝選項卡--->選擇合適的包--->點分配--->切換到常規(guī)選項如果沒有錯誤或警告,請退出元件編輯窗口,將元件類型保存到所需的庫中,原理圖包和元件類型編輯完成。如果沒有適合原理圖符號的封裝,則需要打開“布局”來編輯PCB封裝,然后返回“電氣參數(shù)”工具來指定它。
PADS9.5中如何保存已畫原理圖中元件到自建庫?
打開零部件類型,然后單擊
進入編輯狀態(tài),按Ctrl Alt C,然后選擇要顯示的內(nèi)容。序列號應(yīng)為參考指示符,勾選它。然后返回部件并保存。
我的電腦是win8,用PADS9.5畫原理圖封裝,無法更改引腳編號和名稱,請問是什么原因?
只要每個管腳的編號與物理編號相同。習(xí)慣上把輸入腳畫在左邊,把輸出腳畫在右邊,這樣畫原理圖比較方便。但是,由于每個管腳的數(shù)量與物理管腳的數(shù)量相同,因此相應(yīng)地生成PCB。晶體管有三個管腳。在PCB封裝中,定義了引腳1、引腳2和引腳3。當(dāng)然,原理圖庫中必須有三個對應(yīng)的管腳(編號1-3)。三極管的符號定義了EBC極,不能隨意連接。針數(shù)是e極,實物必須固定,所以包裝必須與實物一致。有時,雖然不同類型三極管的形狀是相同的,但實際上,引腳的位置定義是不同的。原來e極的位置變成了C極,以此類推。同樣,盡管不同芯片的實物不同,但封裝管腳的“形狀”是相同的,但管腳的定義可能不同。因此,原理圖中的管腳標簽(序列號)應(yīng)與實際管腳相對應(yīng)。在實際操作中,您必須首先了解它們的包是如何定義的,以及如何定義管腳。一般來說,在直接使用軟件庫組件時,需要判斷其是否符合實際管腳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