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什么時候登錄的月球?
網(wǎng)友解答: 1969年7月24日,乘載3名宇航員的阿波羅11號安全地濺落到太平洋中。經(jīng)過18天的隔離,確信宇航員沒有被月亮上的微生物污染,尼爾·阿姆斯特朗、愛德文·奧爾德林和邁克爾·科林
1969年7月24日,乘載3名宇航員的阿波羅11號安全地濺落到太平洋中。經(jīng)過18天的隔離,確信宇航員沒有被月亮上的微生物污染,尼爾·阿姆斯特朗、愛德文·奧爾德林和邁克爾·科林斯3位宇航員才從阿波羅11號下來。他們的這次20世紀的旅行為太空探測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這次月球登陸開辟了太空探測的新紀元。
愛德文·奧爾德林 愛德文·奧爾德林,1930年1月20日出生于美國新澤西蒙特克萊。他是第二個登上月球的美國航天員,并創(chuàng)航天器艙外活動記錄。1951年畢業(yè)于紐約西點軍校后,任空軍飛行員。曾在朝鮮執(zhí)行飛行戰(zhàn)斗任務(wù)。1963年他撰寫有關(guān)空間軌道力學的學位論文,獲得麻省理工學院哲學博士學位。后來被選為航天員。1966年11月11日他同 J.A.洛弗爾參加4天的“雙子星座”12號飛行,出艙進行了5.5小時的太空行走,證明人體在宇宙真空中能夠有效地活動?!鞍⒉_”11號飛船載著愛德文·奧爾德林、尼爾·阿姆斯特朗和邁克爾·科林斯于1969年7月16日升空,飛向月球。4天后,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在靠近月球靜海邊緣的地方著陸,在月球上采集巖石標本、拍攝照片和建立科學試驗裝置。他們完成月面上的活動后,駕駛登月艙在繞月軌道上與科林斯駕駛的指揮艙會合。這次飛行于7月24日濺落在太平洋而告結(jié)束。
邁克爾·科林斯 邁克爾·科林斯,1930年10月3l日出生于羅姆。他是美國航天員,“雙子座”10號的副駕駛員,“阿波羅”11號首次載人登月飛行的指令艙駕駛員。西點軍校畢業(yè)后調(diào)住空軍。曾任空軍試飛員,1963年參加航天計劃。他和J.W.揚乘“雙子座”10號于1966年7月 18日發(fā)射升空。在與目標火箭“阿金納”會合后,利用“阿金納”的發(fā)動機繼續(xù)推向764千米創(chuàng)紀錄的高度,然后科林斯離開飛船,準備把測試微隕星的儀器安裝在“阿金納”上,但是失敗了,只是從“阿金納”取回了一件儀器。由于“雙子座”飛船的燃料不足,他縮短了艙外活動的時間,于21日返回地球。他還同尼爾·阿姆斯特朗、愛德文·奧爾德林參加了“阿波羅”11號飛行。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在月球上著陸,科林斯留在指令艙,在97——121千米的高度上繞月飛行。7月21日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的登月艙同他的指令艙重新對接。次日他們離開月球軌道,于7月24日濺落在太平洋上(他敘述這次降落的著作《傳播火種》于1974年出版)。這是他最后一次飛行。1969年任助理國務(wù)卿。1971年加入史密森學會董事會。
尼爾·阿姆斯特朗 尼爾·阿姆斯特朗 ,1930年8月5日出生于美國俄亥俄沃帕科內(nèi)塔。他是美國航天員,第一個踏上月球的人。阿姆斯特朗16歲生日時成為持有執(zhí)照的飛行員, 1947年為海軍飛行學員。他在印第安納州西拉斐特市珀杜大學學習航空工程,1950年因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而中斷學業(yè)。朝鮮戰(zhàn)爭中他曾被擊落1次,曾3次獲得空軍獎?wù)隆?955年成為國家航空咨詢委員會(NACA),即后來的國家航空和航天局(NASA)的民用飛機研究飛行員。飛行時間在1100小時以上,試飛過各種超音速殲擊機以及X—15火箭飛機。 1962年他同第二組航天員一起參加了航天計劃。 1966年3月16日,阿姆斯特朗作為“雙子座8號”的指揮艙駕駛員與D.R.斯科特一起同“阿金納”無人駕駛火箭會合,并第一次完成了手控空間對接機動飛行。對接后一臺火箭發(fā)動機發(fā)生故障,他們被迫與“阿金納”脫離。隨后,阿姆斯特朗重新操縱“雙子座8號”航天器在太平洋上緊急濺落。1969年7月16日,阿姆斯特朗同愛德文·奧爾德林、邁克爾·科林斯一起乘“阿波羅1l號”飛船飛向月球。4天后于美國東部夏令時(EDT)下午4時18分,由他手控操縱“鷹”號登月艙在寧靜海西南邊緣附近的平坦地帶著陸。7月20日東部夏令時下午10時56分,阿姆斯特朗從“鷹”號登月艙走下來,踏上積滿塵土的月球表面,并說:“對一個人來說,這只是小小的一步,但對全人類來說,這卻是巨大的飛躍”。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離開登月艙,用2個多小時的時間設(shè)置科學儀器、采集月球表面標本并拍攝了大量照片。7月21日,他們在月球上停留了21小時36分后重新起飛,與科林斯會合,開始了重返地球的航行。7月24日東部夏令時下午12時51分濺落于太平洋。隨后,對3名宇航員進行了為期18天的隔離檢疫,以防止可能帶回月球細菌。在隨后的歲月以及對21個國家進行的訪問中,他們因為開創(chuàng)人類探索宇宙的新紀元做出了貢獻而受到人們的熱烈歡迎。1971年,阿姆斯特朗從國家航空和航天局辭職。1971年——1979年任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學航空航天工程教授, 1979年后任俄亥俄州萊巴嫩市供應(yīng)油田設(shè)備的卡德韋爾國際有限公司董事長。
背景介紹 “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登月成功 到月球去!這是人類幾千年來所夢寐以求的愿望。這個愿望終于在1969年7月20日實現(xiàn)了。
這一天,美國肯尼迪宇宙發(fā)射中心高高的發(fā)射塔旁,巨大的“阿波羅”11號載人宇宙飛船,在現(xiàn)場幾萬人的震天動地的歡呼聲中,在全世界10多億電視觀眾的期待的目光中,徐徐上天,向著地球的衛(wèi)星,遠離地球38萬公里的月球飛奔而去。
參加這次登月的3名宇航員是:隊長威爾遜、副手尼爾·阿姆斯特朗和愛德文·奧爾德林。一路上,他們在地面控制中心的指揮下,精心操作著艙內(nèi)的儀表,使飛船不斷地修正偏差,厘毫不差的向月球逼進。
7月21日,格林威治時間12點56分,“阿波羅”11號成功地在月球上著落。威爾遜等3人走下舷梯,腳踏在特蘭克里梯死海上。當他們走完這歷史性的幾步后,威爾遜低頭看看,又四周環(huán)顧了一下,此刻蔚藍色的地球正懸掛在月球的天邊。顯然威爾遜此刻十分激動,他說:“我,哈伯·威爾遜,以全人類的名義宣布,月球不屬于哪個國家,而是全人類的共用財富?!彼nD了一下,“我們?yōu)槿祟惖暮推蕉鴣怼?!這時全世界的電視觀眾突然發(fā)現(xiàn)畫面消失了,整整4分半鐘后,又出現(xiàn)威爾遜等三人在月球上如袋鼠般向前跳躍的鏡頭,只見他們拿出了美國國旗,安插在一根金屬桿上。然后小心翼翼地搬來幾塊月球巖石作加固。由于月球上的引力只有地球上的1/24。也就是說一個要在地球上能越過2.2米,那么在月球上他就能輕輕地越過像上海國際飯店那么高的高度。所以盡管宇航員們的宇航服很重,有幾十公斤重,但在月球上仍然不能大意,用力過猛就要摔倒。威爾遜等三人駕著特殊的宇宙車在寂靜的月球上奔波著,他們采集了800多磅月球巖石,拍攝了大量的珍貴照片,進行了許多富有成果的科學考察。
“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是美國花費了數(shù)十億美元的巨額資金建造起來的,美國自然對它寄予強烈的希望,希望這次登月不僅帶來科學上的突破,還有戰(zhàn)略上的重大意義。登月升空前兩周,威爾遜接到美國當局擬定的在月球向全世界發(fā)表的講話稿,其內(nèi)容是:“我,哈伯·威爾遜,鄭重宣布美利堅合眾國擁有對月球的領(lǐng)土主權(quán)。美國人邁出每一步都是美國領(lǐng)土的擴展?!倍斖栠d在月球上發(fā)表了完全不是這回事的講話后,軍方很是惱火,在威爾遜返回地球后,他被迫宣布“退休”,并警告他不能講出事實真相。與此同時,聯(lián)合國通過決議,月球歸人類共同擁有。直到20年后的1989年,威爾遜才打破沉默,講出了那為世界所矚目的4分半鐘里所發(fā)生的事情。
神奇的阿波羅 進入白宮6個月之后,新總統(tǒng)理查德·尼克松在心理上得到了巨大的鼓舞,因為那時,宇航局根據(jù)約翰·肯尼迪的命令在8年前開始的漫長的飛向月球的航行現(xiàn)在達到了目的地。執(zhí)行這項任務(wù)的是阿波羅11號。它是一項非常驚人的努力的頂點——為此作出了貢獻的有2萬個承包商和30萬個工人——雖然人們可以無休止地談?wù)撍欠裰档没ㄟ@么多錢,但它的成功不可否認是美國的一項勝利。
理查德·尼克松發(fā)表聲明指出,雖然探險在過去是“一項寂寞的事業(yè)”,但“今天,宇宙空間旅行的奇跡已有宇宙空間通信的奇跡做伴;電視甚至能夠越過與月球之間的巨大的距離把極重要的發(fā)現(xiàn)立刻傳達到我們家里來,使我們大家都成為直接參加者。”他所說的“大家”指的不僅僅是美國人,而是更多的人??吹降脑虑蛏现憣崨r的是歷來電視最大數(shù)量的觀眾,約有5.28億人。
失敗的可能性很小。因為美國的宇宙空間科學,自其12年前的最初幾次失敗以來,已有長足的進展。1961年至1966年間“水星”號和“雙子星座”號的16次載人飛行已證明人能在宇宙空間生活和活動,而“巡航”導彈、“月球飛船”和“觀測者”號所送回的資料,證明月球表面對宇宙飛行員來說是安全的。曾經(jīng)遇到過一次可怕的挫折。1967年1月,阿波羅一號在其發(fā)射臺上爆炸了,三個飛行員全部殉難??墒?,在延擱了21個月之后,載人的阿波羅號的指揮艙卻飛上去了。在1968年末和1969年初,宇航局按照一張嚴格的時間表辦事,每兩個半月發(fā)射一艘阿波羅號飛船,以期在肯尼迪于1961年5月規(guī)定的最后限期之前完成任務(wù):“在60年代終了之前”有一個人在月球上著陸,并使他安全地返回地球。 1969年7月16日早晨9點32分,阿波羅11號飛船連同它的36層樓房高的土星5號火箭在肯尼迪角的 39A綜合發(fā)射臺發(fā)射了。在飛船上的是民航機長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兩個空軍軍官愛德文·奧爾德林上校和邁克爾·科林斯中校。土星號的第三級把他們送進了一條118英里高的軌道。把一切工作系統(tǒng)檢查了兩個半小時之后,他們再度發(fā)動了第三級火箭,這使他們獲得了每小時24245英里的速度,脫離地球大氣層向25萬英里外的月球前進。
在離地球5萬英里處,科林斯操縱名為“哥倫比亞”的指揮艙,使它與稱為“鷹”或簡稱L.M.的脆弱的登月艙正面相對?!案鐐惐葋啞焙汀苞棥被ハ嘁汇^住,土星號的第三級就被拋棄了。航行的第二天,星期四,他們開動了“哥倫比亞”的發(fā)動機,使他們進入到星期六就可以在月球背面69英里之內(nèi)的一條軌道上。在肯尼迪角時間星期五下午,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爬過兩個運載工具之間的管道,進入了登月艙“鷹”號,那天黃昏,宇航員們就進入了月球的重力場。這時他們離月球已不到44000英里,速度越來越快了。 星期六下午,他們把速度降低到每小時3736英里,進入了繞行月球的軌道。航控臺(它們與設(shè)在休斯敦的國家宇航局載人宇宙飛船中心聯(lián)系的無線電報機)于7月20日星期日上午7點零2分叫醒他們,因為這一天是預定在月球上著陸的一天。在“鷹”艙里,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把登月艙著陸用的四條難看的腿伸展出去。航控臺告訴他們說“你們完全可以駛離船塢了?!庇谑?,登月艙就和“哥倫比亞”分開,這時阿姆斯特朗說,“‘鷹’已經(jīng)長了翅膀了!”下午3點零8分,他發(fā)動了宇宙飛船的引擎,于是他們朝著月球上的靜海飛去。
他們在離月球表面九點八英里處進入了一條低軌道,在一片可怕的滿是高山和火山坑的月球荒野上飛行。這時,休斯頓的一部計算機開始在他們的儀表盤上閃光,向他們發(fā)出警報。現(xiàn)在已如此接近目的地,他們當然不能回頭,于是他們就根據(jù)在休斯頓的一個青年指導官員的指示向前飛去,阿姆斯特朗掌握著操縱器,奧爾德林不停大聲讀出儀器上顯示出的航行速度和高度。他們在下降的最后時刻,遇到了一些麻煩。當阿姆斯特朗發(fā)現(xiàn)他們將落在廣闊的不可接近的西火山坑(因處于他們的目標之西4英里處,故有此稱)時,“鷹”艙月球之間的距離已不到500英尺了。他向那火山坑外面飛去,但這計劃外的延長旅程,意味著他快要用完燃料了;他必須立即作出決定,要么轉(zhuǎn)向那邊去,要么冒墜毀的危險。就在這一剎那,他前面的儀表盤上發(fā)出了兩道白光,顯出接觸月球字樣。“鷹”艙已經(jīng)著陸了。
他說,“休斯頓,這里是靜海基地,‘鷹’艙已經(jīng)著陸?!边@時是1969年7月20日,星期日,東部日光節(jié)約時間下午4點17分42秒。 把儀器檢查了3個小時之后,兩個宇航員問休斯頓,他們可否省去預定的4個小時休息時間而就在現(xiàn)在下機。休斯頓回答說,“我們支持你們這一行動?!彼麄兇┥狭藘r值30萬美元的太空衣,降低了登月艙內(nèi)的壓力。接著,阿姆斯特朗背朝外,開始從九級的梯子上慢慢下去。在第二級階梯上他拉了一根繩子,打開了電視照相機的鏡頭,讓五億人看到他小心地下降到荒涼的月球表現(xiàn)上去。 他的九號半B的靴子接觸到了月球表面,他說:“對一個人來說,這是小小的一步,但對人類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飛躍?!边@時是下午10點56分20秒。他拖著腳步在地上走來走去。他說,“月球表面是纖細的粉末狀的,它像木炭粉似的一層一層地粘滿了我的鞋底和鞋幫。我一步踩下去不到一英寸深,也許只有八分之一英寸,但我能在細沙似的地面上看出自己的腳印來?!?
阿姆斯特朗把那細粉放一些在他太空衣的褲袋里。接著,在他下艙后19分鐘,奧爾德林走到他身旁來說,“美呵,美呵,壯麗的凄涼景色。”阿姆斯特朗把一根標樁打入土里,把電視攝影機架在上面。樣子像蜘蛛的“鷹”艙離鏡頭60英尺遠,正處于電視圖象的中央,它后面就是外層空間的永恒的夜,這里的重力是1/6個G,僅及地球上重力的16.6%。電視觀眾們看到這兩人像羚羊似的跳來跳去,并聽到奧爾德林說,“當我要失去平衡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恢復平衡是十分自然而又非常容易的事。”他樹起了一面3英尺長5英尺寬的美國旗,它是用鐵絲縛在旗桿上的。奧爾德林向它行禮。他們還存放了一個盛有76國領(lǐng)導人拍來的電報的容器和一塊不銹鋼的飾板,上面標著下列字樣:“來自行星地球的人于紀元1969年7月第一次在這里踏上月球。我們是代表全人類和平地來到這里的?!?他們一面收集50來磅石塊供科學研究之用,一面測量他們太空衣外面的氣溫:陽光下是華氏234°,陰處是零下279°。他們擺出一長條金屬箔來收集太陽粒子,架起測震儀來記錄月球震動,還架起反射鏡來把結(jié)果送給地球上的望遠鏡。他們在半夜里回到“鷹”艙,總共在月球上停留了21小時又37分鐘之后,發(fā)動引擎離開了月球。(航控臺說:“你們可以起飛了?!眾W爾德林說:“對!我們是這條航道上的一號機?!?返回軌道之后,他們就和呆在“哥倫比亞”里的科林斯會合??屏炙拱褍蓚€飛行工具重新鉤在一起。他們就從管道里爬過去和他呆在一起,“鷹”艙則被放走而飄入太空,最后將墜毀在月球上。
上午1點56分,科林斯使“哥倫比亞”朝向地球,就發(fā)動引擎,使指揮艙擺脫了月球的引力?;爻绦枰?0個小時。那天晚上,宇航員們通過電視送到地球上來一幅攝自17.5萬英里外的地球本身的照片。奧爾德林說;“坐在這里看著地球變得越來越大而月亮變得越來越小,這情景多美呵?!卑⒛匪固乩收f:“不管你航行到哪里,回家總是好事。”星期四,他們以每小時2.4602萬英里的速度航行,在太平洋上空57英里重新進入了地球的大氣層。在這一階段的最關(guān)鍵時刻,宇宙飛船的擋板被四千度的高溫烤焦了。云把指揮艙包圍起來,因此無線電聯(lián)系中斷了3分鐘。 守候著的航空母艦“大黃蜂號”上的雷達已探測到正降落的“哥倫比亞”在13.8英里外,在3個83英尺的橙色和白色的降落傘下疾降。接著,這指揮艙就濺落在海面上,激起6英尺高的大浪,并傾翻了。但經(jīng)艙內(nèi)3人努力把舷邊的氣袋充了氣,就立即使它恢復了平衡?!按簏S蜂”號上起飛的直升飛機在頭頂盤旋,引導這只飛船開往目的地。尼克松總統(tǒng)在艦橋上揮動雙筒望遠鏡。艦上的樂隊吹奏起了“哥倫比亞,你是海上明珠”,在整個美國和許多外國城市里,教堂鐘聲四起,氣笛長鳴,汽車駕駛?cè)硕及错懥塑嚿系睦取?
材料:“阿波羅”計劃: “阿波羅”計劃,是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天局在20世紀60——70年代完成的登月計劃。該計劃于1961年5月宣布,但經(jīng)過長時間的深入研究后,才選定在月球上著陸并返回的技術(shù)。最后的方案是采用月球軌道交會法,用強大的運載工具(“土星”V號)把50噸重的航天器送入月球軌道。建造了幾種登月運載工具(主要是大型火箭)和航天器。“阿波羅”航天器本身裝有較小的火箭發(fā)動機,當它接近月球時,能使航天器減速進入繞月軌道。而且,航天器的一部分——裝有火箭發(fā)動機的登月艙能脫離航天器,載著宇航員登上月球,并返回繞月軌道與“阿波羅”航天器接合。第一次載人“阿波羅”飛行,因發(fā)生了悲慘的事故而推遲,由于在一次發(fā)射演習時,航天器突然著火,3名宇航員遇難。在幾次不載人的繞地球軌道飛行之后,于1968年10月11日“阿波羅”7號載著3名宇航員繞地球飛行了163圈?!鞍⒉_”8號邁出了載人月球探測的第一步,它從繞地球軌道進入繞月球軌道,在完成繞月飛行后安全返回地球?!鞍⒉_”9號在繞地球軌道上進行了長時間的飛行,對登月艙進行檢驗?!鞍⒉_”10號則飛入繞月球軌道,然后登月艙下降到距月面15千米以內(nèi),以檢驗其性能。1969年7月“阿波羅”11號在月球上著陸,使逐步推進的“阿波羅”登月計劃達到高潮,N.阿姆斯特朗成為人類第一次踏上月球的宇航員。1970年4月發(fā)射的“阿波羅”13號,因氧氣瓶爆炸發(fā)生事故,但仍然安全地回到了地球。其余的“阿波羅”飛行對月面進行了廣泛的考察,收集了大量的月球巖石標本,并把許多儀器安裝在月球上進行科學研究,如太陽風實驗和月震測量等?!鞍⒉_”計劃的最后一次飛行——“阿波羅”17號是在 1972年12月進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