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沒有4g+網絡?
網友解答: 怎么會沒有。4G+,顧名思義是4G網絡升級,電信、移動、聯通先后都推出4G+業(yè)務,核心就是載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技術,針對原有的網絡基礎,進
怎么會沒有。4G+,顧名思義是4G網絡升級,電信、移動、聯通先后都推出4G+業(yè)務,核心就是載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技術,針對原有的網絡基礎,進一步拓展網絡頻譜,優(yōu)化網絡質量,提升網絡上行和下行速率,提高網速。這時候你或許好奇,5G都要來了,為什么還要談4G+。
盡管5G已被提上日程,但這依然不影響一個事實:5G商用到形成氣候,還需要3-5年——根據工信部、3GPP、中國IMT-2020(5G)推進組以及三大運營商的5G商用計劃顯示,2017年中國將展開5G網絡第二階段測試,2018年大規(guī)模試驗組網,2019年建設5G網,最快2020年商用5G。嚴格說,每一代移動通信技術要想覆蓋的嚴絲合縫,必須經歷一個過渡期,而5G的必經之路,就是千兆級LTE(可以視為4G+)。
千兆級LTE的理論速度可以達到光纖級別的1Gbps,與國際電信聯盟對4G定義的標準一致,業(yè)界稱之為LTE-A。單從速度來說,千兆級LTE當然沒法和數千兆級的5G相提并論,不過,前者是在為5G鋪路,未來5G的技術很多都是從4G演化而來,兩者會長期共存和互補。
原因在于,5G不可能一夜之間部署完整,通常會先從熱點地區(qū)開始部署,再慢慢擴展。在5G的整個時間表中,4G還會繼續(xù)發(fā)展,LTE、LTE-A、LTE-A Pro會和5G長期共存和互補,這是未來5G全球標準商業(yè)化的步驟。這也是為什么到現在,一個多模的手機里,2G、3G、4G頻段都在協同工作。
那么,業(yè)界所稱的“光纖級別”的速率,甚至高于家庭光纖速率是怎么煉成的?
這就要從LTE技術的起點說起,它得具備這幾個特性:
LTE最入門級的考慮就是有一個20MHz帶寬的載波(以前GSM時代是200KHz,WCDMA和HSPA+時代是5MHz),在這個基礎上,LTE的調制方式也比2G和3G有了一個升級,因為一個信道的寬度、容量和數據率、單位時間傳輸的數據呈正比。此載波基礎上,下行初始的調制方式是64-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正交振幅調制——可以視為一種信號調制方式,每個信號可以傳6個bit),且至少部署2x2MIMO(指的是在接收端要有兩個天線,有兩個接收的射頻通路,可以理解成有兩個數據流)。這種配置下,一個數據流可以傳75Mbps,由于至少有兩個數據流,所以實際就是75×2=150Mbps。
以上速率已經是幾年前的LTE,而LTE基本每年都在發(fā)展,整個生態(tài)系統同樣在發(fā)展。
每一代通信技術的原理都大同小異,每一代移動通信的升級,載波帶寬都在持續(xù)提升,而千兆級LTE之所以能達到第一代LTE十倍的速度,是因為多種技術的加持,包括:載波聚合、更復雜的高階調制、更高階的MIMO。
(1)第一步,載波聚合,增加信道數量。簡單的理解就是利用基帶以及射頻技術,將三個載波進行聚合,成為一個更寬的通道。這是三個技術中最易實現最早被采用的。
以澳洲運營商Telstra舉例。Telstra有三個授權頻段,每個頻段都是20MHz,它可以通過射頻和基帶技術,把這三個載波、三個頻段聚合起來,變成一個更寬的信道=3×20MHz,以達到更高的傳輸速度=60MHz。由于每個載波可以傳輸2個數據流,三載波條件下一共有6個數據流,一個數據流是64-QAM,速度是75Mbps,所以三載波聚合可以得到450Mbps。這就是實現千兆級的技術之一,通過三個載波聚合將速度提升到450Mbps。
(2)第二步是高階調制,通過增強調制方式讓每個信號搬運更多的數據。
簡單來說,最初使用的64-QAM承載了6個bit僅支持75Mbps的速率,現在,高通將其升級到256-QAM,比原來提升了33%,每個可以支持100Mbps。再次經過三載波聚合,結果就是6×100Mbps,在兩個技術疊加的情況下可以將速率從450Mbps 提升到 600Mbps。這個數字足以讓我們興奮了。
(3)第三步是在終端上部署更高階的MIMO,更多的天線,更多的收發(fā)鏈路,從而支持更多的數據流。
再次以Telstra的部署為例,在前兩個技術提升上,高通將6個信息流以載波聚合達到了600Mbps,而使用4×4MIMO技術之后,一個載波上的數據流數量從2個變成4個,這種部署下的三載波(其中兩個載波有4x4MIMO,一個載波是2x2MIMO),就可以有10個信息流,將速率提升到10×100Mbps=1000Mbps。由此,LTE的速率達到千兆級,足以同時收看37個以上的Netflix 4K視頻節(jié)目了。
網友解答:
首先現在我們用的普遍是4G網絡,并且能滿足普通市民的日常網絡需求!在流量費還沒大幅下降之前我們使用流量都有所節(jié)制!現在的4G網速稍不留神就可以讓你一夜之間傾家蕩產也不為過!更別說速度更快的4G+網絡了。
其次4G+網絡還需要移動網絡運營商設備的支持!基站設備需要從4G網絡升級到支持4G+的設備,這將是一筆價格不菲的設備費&人工費!而且目前4G網絡設備投入使用的時間也不長,運營商又更新設備將是不符合商業(yè)公司利益的舉動!
并且手機端也需要支持4G+雖然有部分手機目前支持了4G+但是不支持的還是占多數!
所以中上述4G+的大規(guī)模普及還有三大門檻,1流量價格,2運營商更換設備利益關系,3手機終端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