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學好數據庫 數據庫主要有哪些模型?這些模型的特點是什么?
數據庫主要有哪些模型?這些模型的特點是什么?兩大類數據模型:數據模型分為2類(分屬2個不同的層次,在開發(fā)和使用數據庫中使用不同的模型)。概念模型,也稱信息模型,它是按用戶的觀點來對數據和信息建模,用于
數據庫主要有哪些模型?這些模型的特點是什么?
兩大類數據模型:數據模型分為2類(分屬2個不同的層次,在開發(fā)和使用數據庫中使用不同的模型)。
概念模型,也稱信息模型,它是按用戶的觀點來對數據和信息建模,用于數據庫設計。邏輯模型和物理模型,邏輯模型主要包括:網狀模型、層次模型、關系模型、面向對象模型等,按計算機系統的觀點對數據建模,用于DBMS實現。物理模型,是對數據最底層的抽象,描述數據在系統內部的表示方式和存取方法,在磁盤或磁帶上的存儲方式和存取方法。概念模型:信息世界中的基本概念。用途:數據庫設計人員和用戶之間進行交流的語言。但要考E-R圖! 最常用的數據模型:非關系模型,有層次模型和網狀模型;關系模型;面向對象模型、對象關系模型。模型和數據庫查詢有什么區(qū)別?
數據模型數據(data)是描述事物的符號記錄。
模型(Model)是現實世界的抽象。數據模型(DataModel)是數據特征的抽象,是數據庫管理的教學形式框架。數據模型所描述的內容包括三個部分:數據結構、數據操作、數據約束。1)數據結構:數據模型數據庫主要的模型有哪些?
一. 數據模型的分類:最常用的數據模型是概念數據模型和結構數據模型。1.概念數據模型:面向用戶的,按照用戶的觀點進行建模。2.結構數據模型:面向計算機系統的,用于DBMS的實現。二.E-R圖:1.E-R實體聯系圖是直觀表示概念模型的工具,其中包含了實體、聯系、屬性三個成分,聯系的方 法為一對一(1:1)、一對多(1:N)、多對多(M:N)三種方式。2.E-R模型圖,既表示實體,也表示實體之間的聯系,是現實世界的抽象,與計算機系統沒有關系, 是可以被用戶理解的數據描述方式。三.層次模型:1.層次模型采取樹形結構表示數據與數據之間的關系。2.層次模型不能直接表示多對多的聯系。四.網狀模型:1.用網絡結構表示數據與數據之間的聯系的模型。2.網狀模型子節(jié)點和父節(jié)點聯系不唯一,需要為聯系命名。五.關系模型:1.關系模型是目前最常見的數據模型之一,主要采用表格結構表達實體集以及實體之間的聯 系。2.關系是一張表,關系數據模型由若干個表組成。
數據庫主要的模型有哪些?
層次模型、網狀模型、關系模型層次模型(格式化模型)優(yōu)點:①數據結構簡單清晰;②利用指針記錄邊向聯系,查詢效率高;③良好的完整新支持;缺點:①只能表示1:N的聯系。盡管有許多輔助手段實現M:N的聯系,但比較復雜,不易掌握。②層次模型的樹是有序樹(層次順序)。對任一結點的所有子樹都規(guī)定了先后次序,這一限制隱含了對數據庫存取路徑的控制。③樹中父子結點之間只存在一種聯系,因此,對樹中的任一結點,只有一條自根結點到達它的路徑。網狀模型(格式化模型)網狀模型的2個特征:允許一個以上的節(jié)點無雙親;一個節(jié)點可以有多于一個的雙親;優(yōu)點:①可以更加清晰表達現實,符合現實中的數據關系;②可以很快存取操作;缺點:①結構復雜;②不易掌握,網狀模型的DDL,DDM復雜,并且并且要嵌入某一種高級語言(COBOL,c),用戶不易掌握;③應用程序復雜,記錄之間的聯系通過存取路徑實現的,應用程序在訪問數據時必須選擇合適的存取路徑,因此用戶必須了解系統結構的細節(jié),加重編寫應用程序的負擔;關系模型單一的數據結構——關系現實世界的實體以及實體間的各種聯系均用關系來表示,從用戶角度看,關系模型中數據的邏輯結構是一張二維表。優(yōu)點:①數據結構單一,關系模型中,不管是實體還是實體之間的聯系,都用關系來表示,而關系都對應一張二維數據表,數據結構簡單、清晰。②關系規(guī)范化,并建立在嚴格的理論基礎上,構成關系的基本規(guī)范要求關系中每個屬性不可再分割,同時關系建立在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的嚴格數學概念基礎上。③概念簡單,操作方便,關系模型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簡單,用戶容易理解和掌握,一個關系就是一張二維表格,用戶只需用簡單的查詢語言就能對數據庫進行操作。缺點:①查詢效率不如格式化數據模型;②為了提高性能,數據庫管理系統需要優(yōu)化用戶查詢,增加了數據庫管理系統的開發(fā)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