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隨機設計的方差分析操作方法和結果分析
研究者隨機抽取了32名被試,將他們隨機分為四組,每組被試閱讀一種生字密度的文章(實際上每個被試接受一種水平的處理)。我們的研究問題是,文章的生字密度對學生閱讀理解的影響。這種設計稱為完全隨機設計。下面
研究者隨機抽取了32名被試,將他們隨機分為四組,每組被試閱讀一種生字密度的文章(實際上每個被試接受一種水平的處理)。我們的研究問題是,文章的生字密度對學生閱讀理解的影響。這種設計稱為完全隨機設計。下面我們來介紹如何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和結果分析。
數(shù)據(jù)處理
要進行完全隨機設計的方差分析,首先需要確定好分組變量。在這里,生字密度是一個分組變量,共有四個水平。將生字密度放入factor框中,并將閱讀成績作為因變量。
如果你想進行事后分析,可以點擊"post hoc"進行設置。
方差齊性檢驗
方差齊性檢驗是方差分析的前提條件之一。點擊"option"按鈕,打開選項對話框。勾選"homogeneity",然后點擊"continue"按鈕,返回到主對話框。
點擊"ok"按鈕,開始處理數(shù)據(jù)并輸出結果。第一個表格顯示了方差齊性的檢驗結果。如果方差不齊,數(shù)據(jù)將無法進行方差分析。本例中,sig值小于0.05,說明方差檢驗結果不合適。
方差分析結果
雖然上述結果證明方差分析不可行,但為了讓大家理解方差分析的過程,我們繼續(xù)分析結果。在本例中,sig值小于0.05,表明結果具有統(tǒng)計顯著性。然而,由于方差不齊所造成的顯著性是沒有實際意義的。
這個結果告訴我們,文章的生字密度對學生閱讀理解可能存在一定影響,但由于方差不齊導致的結果顯著性不可靠,需要進行其他分析方法來進一步探究影響因素。
總結
完全隨機設計的方差分析是一種常用的研究方法,它可以幫助我們研究不同處理對因變量的影響。然而,在應用方差分析之前,我們需要進行方差齊性檢驗,確保數(shù)據(jù)滿足分析的前提條件。如果方差不齊,我們需要考慮使用其他統(tǒng)計方法來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