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線一天就下架,京東互保觸動了誰的利益?
網友解答: 動了誰的利益?目前暫時不能對此事情下定結論,但至少可以看出,京東推出的這個互保產品跟傳統(tǒng)的保險公司將會產生很大的競爭?;ケD壳笆且粋€創(chuàng)新型的保險產品,是一種互助型的保險,這對
動了誰的利益?目前暫時不能對此事情下定結論,但至少可以看出,京東推出的這個互保產品跟傳統(tǒng)的保險公司將會產生很大的競爭。
互保目前是一個創(chuàng)新型的保險產品,是一種互助型的保險,這對于沒有大額資金購買傳統(tǒng)保險的人來說,將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只需要100多塊錢就可以獲得幾十萬的保額,所以阿里一經推出互保之后,短時間時間就有了將近2000萬的用戶。
而在阿里之后,京東金融又跟眾惠相互保險共同推出了互保產品,而且門檻比阿里的低,保障卻比阿里的多。
京東互保30天到70周歲的人都可以加入,更關鍵的是它在涵蓋100種重疾的基礎上,額外增加了30種輕疾的保障,這個比阿里的互保更具有優(yōu)勢。
但奇怪的是,這么好的產品剛上線一天就被緊急下線,對于下線的原因,京東回復是灰度測試,但如果真的是測試,不可能只測一天吧?所以明眼的人都可以看出來,這里面肯定還有其他原因。
而目前大家推測,最有可能的一種原因就是京東觸動了傳統(tǒng)保險公司的利益,然后被各方投訴,接著監(jiān)管部門就介入,然后京東迫不得已就只能暫時下線。
但是說到這里,大家又覺得不對勁了,互保是阿里最先推出的,一個月時間已經累計了2000萬的用戶,為什么阿里沒有被監(jiān)管盯上,沒有被下線了?
這里面估計就是劉強東跟馬云的差距所在了,我覺得目前阿里的公關團隊包括可利用的資源到要比京東強很多,所以阿里的互保就可以安然無恙的繼續(xù)存在。
更重要的一點是,前面已經有阿里在搞事,如果再加入一個京東,那傳統(tǒng)保險企業(yè)將會受到很大的沖擊。
目前京東有3億的活躍用戶,京東金融的用戶量更是超過4個億,這么大的用戶量,再加上這么有優(yōu)勢的互保產品,一旦推出來很有可能在短期之內就會聚集大量的用戶,到時去傳統(tǒng)保險公司買保險的人就少了。
所以傳統(tǒng)保險公司肯定不允許京東這些互聯網巨頭搞那么大的動靜。
網友解答:真替東哥惋惜,本來有望“顛覆”傳統(tǒng)保險行業(yè)的,現如今京東互保僅上線一天,就“被迫”下架,本來我還想過兩天給家里老人買呢,看樣子是沒有機會咯!
京東互保的優(yōu)點要想知道京東互保觸動了誰的利益,我們從京東互保的主要賣點就知道了。我個人覺得京東互保要比阿里相互保,保障功能更全面、且費用也更低!
最低0元即可加入,更高的賠付、且投保年齡更廣:京東互保的投保年齡在30天~70周歲,足足比阿里相互保要高出12周歲;且最高賠付金額能達到33萬元,比阿里多出3萬元!
保障范圍更廣,不僅包括了100種重疾,還保30種輕疾。而阿里相互保只保障100種重疾而已!
設定年分攤上限,且無出險不用分攤任何費用。阿里的相互保被很多人詬病最多的就是,一旦有人患病出險,其他人會分攤掉相關費用,但是出險的人次越多,每人分攤的費用就會相應的增加!而京東互保,在此基礎上設定了一個年分攤費用的上限,超出部分由保險公司承擔。這個無疑是打消了很多人的顧慮,已經推出就受到了極高的關注度!
京東互保觸動了誰的利益這一點其實就是有點“明知故問”了,相對于傳統(tǒng)的重疾險,保障范圍相差不大(甚至更廣),只需每年最高幾百元(無出險時費用更低)就能享受30萬重疾+3萬元輕疾的保額。相對于傳統(tǒng)重疾險,動輒幾千、上萬元的保費,你說這是動了誰的“奶酪”了!
還有一點不得不提的是,東哥和馬云在國內的能量還是相差很大??!阿里的相互??梢皂樌暇€,截止目前已經有近2000萬人加入。而京東互保上線僅一天就下架,雖解釋說系統(tǒng)正在優(yōu)化升級當中,但中間的故事不得不讓人浮想聯翩??!
總之,京東很“窩囊”,產品僅上線一天就下架;普通老百姓很“無奈”,這么好的保險產品竟然已經買不到咯!歡迎大家在評論區(qū)留言交流!財經問題就請點擊關注【財經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