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的瀏覽器 為什么國內瀏覽器基于谷歌開發(fā),沒辦法開發(fā)屬于自己瀏覽器?
為什么國內瀏覽器基于谷歌開發(fā),沒辦法開發(fā)屬于自己瀏覽器?瀏覽器開發(fā)太慢,趕不上價格,誰會冷靜下來開發(fā)就“紅芯”事件而言,自主開發(fā)一款瀏覽器真的如此之難嗎?我可以說兩件事。我現(xiàn)在只是在用googleco
為什么國內瀏覽器基于谷歌開發(fā),沒辦法開發(fā)屬于自己瀏覽器?
瀏覽器開發(fā)太慢,趕不上價格,誰會冷靜下來開發(fā)
就“紅芯”事件而言,自主開發(fā)一款瀏覽器真的如此之難嗎?
我可以說兩件事。我現(xiàn)在只是在用googlecore開發(fā)軟件。就googlebrowser(core)的源代碼而言,幾年前的2623版本,大小接近19Gb,經過編譯和調試。我使用了32核、64線程、64g內存,并啟動了16個任務進行編譯。我花了四個小時。編譯后的文件總大小接近200g;即使代碼文件的大小是10GB,也要讓1000個程序員每天輸入代碼,更不用說開發(fā)調試了,即使復制,要花多長時間才能完成?
哪個電腦瀏覽器最適合程序員?
開發(fā)前端時需要鍍鉻。
曝微軟正開發(fā)基于Chromium的瀏覽器,對此你怎么看?
讓我談談我的看法:
微軟在Windows10中安裝了新的微軟edge瀏覽器,并在微軟商店中陸續(xù)推出了許多擴展,以創(chuàng)建自己的瀏覽器生態(tài),重新獲得失去的瀏覽器地位。為了推廣edge瀏覽器,IE瀏覽器被微軟退為“windows附件”,讓很多win10用戶找不到熟悉的IE瀏覽器去了哪里。
因此,任何人都很難想象,這樣一款給微軟帶來無限期待的edge瀏覽器,應該被一款擁有競爭對手內核的瀏覽器所取代。更出乎意料的是,微軟的工程師正在幫助開發(fā)ARM瀏覽器上的Windows10瀏覽器Chrome。但正因為如此,它顯示了微軟今天是多么開放和包容。
事實上,上述的驚訝和不解是因為我們已經遠遠落后于微軟開放式轉型的步伐。我們仍然從冷戰(zhàn)思維的角度看待微軟、蘋果和谷歌。
看來薩蒂婭·納德拉真的很聰明,很開明。微軟正在以另一種方式實現(xiàn)自己的生態(tài)整合。
因此,微軟能夠重返市場價值第一的位置絕非偶然,這與微軟走向開放、包容、包容是分不開的。今天的微軟edge被chromium內核所取代,這就是一個有力的證明。
開發(fā)網站用什么瀏覽器?
你需要測試各種瀏覽器,ie和Firefox是必須的,但是由于ie瀏覽器的版本太多,所以需要考慮各個方面,所以你可以使用微軟的expression suite,它有專業(yè)的測試工具來模擬ie6-ie9,或者你也可以使用下一個ietester,我們以前用的很好
基本上被老美國壟斷了,
微軟IE,edge。
谷歌Chrome
和開源fire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