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計報告
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計報告(2012年1月)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 前 言為全面了解和掌握中國互聯網行業(yè)發(fā)展狀況,1997年,經國家主管部門研究決
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計報告
(2012年1月)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 前 言
為全面了解和掌握中國互聯網行業(yè)發(fā)展狀況,1997年,經國家主管部門研究決定,由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 )牽頭組織有關互聯網絡單位共同開展互聯網行業(yè)發(fā)展狀況調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同年11月發(fā)布了第一次《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計報告》。從1998年起,為了使調查工作正規(guī)化、制度化,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于每年1月和7月定期發(fā)布《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計報告》。《報告》對我國網民規(guī)模、結構特征、網絡應用和互聯網安全環(huán)境進行了連續(xù)的調查研究,嚴謹客觀地反映了我國互聯網行業(yè)發(fā)展現狀,為政府部門、企業(yè)等掌握互聯網絡發(fā)展動態(tài)和制定決策提供了重要依據,受到各個方面的重視,被國內外廣泛引用。
截至目前,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連續(xù)發(fā)布了28次全國互聯網發(fā)展狀況統計報告,本報告是根據第29次全國互聯網發(fā)展狀況調查撰寫,延續(xù)了以往《報告》內容和風格的基礎。
本年度《報告》的數據采集工作得到了政府、企業(yè)以及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在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等國家主管部門指導下,各項調查工作得以順利進行;在各互聯網單位、調查支持網站以及媒體等的密切下配合,基礎資源數據采集及時完成。
其中,網易有道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騰訊搜索技術研發(fā)中心對網頁數據獲取方面提供了幫助;
北京東方網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萬網志成科技有限公司(中國萬網)、北京信諾立興業(yè)網絡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北京新網互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新網數碼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中企動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東時代互聯科技有限公司(原珠海市時代互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廈門中資源網絡服務有限公司、廈門東南融通在線科技有限公司 (原廈門華商盛世網絡有限公司) 、廈門三五互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廈門三五互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博睿宏遠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北京藍汛通信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在域名和網站數據提供方面給予了配合。
在此,謹對他們表示最衷心的感謝!同時也對接受第29次互聯網發(fā)展狀況統計調查的網民朋友表示最誠摯的謝意!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
2012年1月
第2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計報告

1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
2 第2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計報告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
目 錄
前 言 . .......................................................................................................... 1
報告摘要 .................................................................................................... 5
第一章 調查介紹 .................................................................................... 7
一、調查方法 . ..................................................................................................................................... 7
二、報告術語界定 . ........................................................................................................................... 11
第二章 網民規(guī)模與結構特征 .............................................................. 13
一、網民規(guī)模 . ................................................................................................................................... 13
(一)總體網民規(guī)模 . ................................................................................................................... 13
(二)家庭寬帶網民規(guī)模 . ........................................................................................................... 15
(三)手機網民規(guī)模 . ................................................................................................................... 16
(四)分省網民規(guī)模 . ................................................................................................................... 17
二、接入方式 . ................................................................................................................................... 18
(一)上網設備 . ........................................................................................................................... 18
(二)上網地點 . ........................................................................................................................... 19
(三)上網時長 . ........................................................................................................................... 19
三、網民屬性 . ................................................................................................................................... 20
(一)性別結構 . ........................................................................................................................... 20
(二)年齡結構 . ........................................................................................................................... 20
(三)學歷結構 . ........................................................................................................................... 21
(四)職業(yè)結構 . ........................................................................................................................... 21
(五)收入結構 . ........................................................................................................................... 22
(六)城鄉(xiāng)結構 . ........................................................................................................................... 23
第三章 互聯網基礎資源 ...................................................................... 26
一、基礎資源概述 . ........................................................................................................................... 26
二、IP 地址 ....................................................................................................................................... 26
三、域名 . ........................................................................................................................................... 27
四、網站 . ........................................................................................................................................... 28
五、網頁 . ........................................................................................................................................... 28
六、網絡國際出口帶寬 .................................................................................................................... 29
第四章 網民互聯網應用狀況 ................................................................ 32
第2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計報告

3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
一、整體互聯網應用狀況 ................................................................................................................ 32
(一)信息獲取 . ........................................................................................................................... 33
(二)商務交易 . ........................................................................................................................... 35
(三)交流溝通 . ........................................................................................................................... 38
(四)網絡娛樂 . ........................................................................................................................... 41
第五章 手機網民結構及應用情況 ........................................................ 44
一、手機網民結構特征 .................................................................................................................... 44
(一)性別結構 . ........................................................................................................................... 44
(二)年齡結構 . ........................................................................................................................... 44
(三)學歷結構 . ........................................................................................................................... 45
(四)收入結構 . ........................................................................................................................... 45
(五)城鄉(xiāng)結構 . ........................................................................................................................... 46
二、手機網民應用狀況 .................................................................................................................... 47
專題:網絡購物的增長空間和制約因素 .............................................. 50
附錄1 互聯網基礎資源附表 ................................................................. 54
附錄2 調查支持單位 ............................................................................. 70
4 第2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計報告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
報告摘要
一、基礎數據
◇ 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國網民規(guī)模突破5億,達到5.13億,全年新增網民5580
萬?;ヂ摼W普及率較上年底提升4個百分點,達到38.3。
◇ 中國手機網民規(guī)模達到3.56億,占整體網民比例為69.3,較上年底增長5285萬
人。
◇ 家庭電腦上網寬帶網民規(guī)模為3.92億,占家庭電腦上網網民比例為98.9。 ◇ 農村網民規(guī)模為1.36億,比2010年增加1113萬,占整體網民比例為26.5。 ◇ 網民中30-39歲人群占比明顯提升,較2010年底上升了2.3個百分點,達到25.7。 ◇ 網民中初中學歷人群占比繼續(xù)保持增長,由32.8上升至35.7。
◇ 使用臺式電腦上網的網民比例為73.4,比2010年底降低5個百分點;手機則上
升至69.3,其使用率正不斷逼近傳統臺式電腦。
◇ 2011年,網民平均每周上網時長為18.7個小時,較2010年同期增加0.4小時。 ◇ 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國域名總數為775萬個,其中.CN 域名總數為353萬個。
中國網站總數為230萬個。
二、趨勢與特點
網民規(guī)模增長進入平臺期
2011年網民全年增長5580萬,普及率提升四個百分點,相比2007年以來平均每年6個百分點的提升,增長速度有所回落。過去五年內助推網民規(guī)??焖僭鲩L的幾類人群中,互聯網普及率即將觸頂,而其他年齡段和教育水平的人群對互聯網的接受速度很難達到年輕和高學歷群體的水平,致使整體網民規(guī)模增長進入平臺期。
我國.CN 域名數和網站數變化出現轉折點
第2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計報告 5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
截至2011年12月底,.CN 域名總數達到353萬個,較2011年6月上漲0.7,中國網站總數經歷一年多的下降之后,目前也穩(wěn)步回升至230萬個。我國.CN 域名數和網站數均結束了跌勢,開始穩(wěn)步回升。
電子商務類應用繼續(xù)穩(wěn)步發(fā)展
包括網絡購物、網上支付、網上銀行、旅行預訂在內的電子商務類應用在2011年繼續(xù)保持穩(wěn)步發(fā)展態(tài)勢,其中網絡購物用戶規(guī)模達到1.94億人,較上年底增長20.8,網上支付用戶和網上銀行全年用戶也增長了21.6和19.2,目前用戶規(guī)模分別為1.67億和1.66億。
網民的互聯網溝通交流方式發(fā)生明顯變化
一方面,微博快速崛起,目前有將近半數網民在使用,比例達到48.7。另一方面,傳統的交流溝通類應用則出現大幅下滑:電子郵件使用率從2010年的54.6降至47.9,論壇/BBS則由32.4降至28.2,博客和個人空間從64.4降至62.1。
網絡視頻用戶增幅明顯
網絡視頻行業(yè)的發(fā)展勢頭相對良好,用戶規(guī)模較上一年增加14.6,達到3.25億人,使用率提升至63.4,是中國網民繼即時通信、搜索、音樂、新聞之后的第五大應用。 6 第2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計報告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
第一章 調查介紹
一、調查方法
(一)網民個人調查
3.1調查總體
中國有住宅固定電話(家庭電話、小靈通、宿舍電話)或者手機的6歲及以上常住居民。
3.1.1樣本規(guī)模
用戶調查總體樣本60,000個,其中,住宅固定電話用戶、手機用戶各30,000個,樣本覆蓋中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
3.1.2調查總體細分

調查總體劃分如下:
子總體A :住宅固話覆蓋人群【包括:住宅固定電話覆蓋的居民 小靈通用戶 學生宿舍電話覆蓋用戶 其他宿舍電話覆蓋用戶】;
子總體B :手機覆蓋人群;
子總體C :手機和住宅固話共同覆蓋人群【住宅固話覆蓋人群和手機覆蓋人群有重合,重合處為子總體C 】,C=A∩B。
第2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計報告 7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
3.2抽樣方式
CNNIC 只針對子總體A 、B 、C 進行調查。為更大限度地覆蓋網民群體,采用雙重抽樣框方式進行調研。采用的第一個抽樣框是固定住宅電話名單,調查子總體A 和C 。采用的第二個抽樣框是移動電話名單,調查子總體B 和C 。
對于固定電話覆蓋群體,采用分層二階段抽樣方式。為保證所抽取的樣本具有足夠的代表性,將全國按省和直轄市分為31層,各層獨立抽取樣本。將樣本根據網民數的開平方根比例分配到31個省市。
省內采取樣本自加權的抽樣方式。各地市州(包括所轄區(qū)、縣)樣本量根據該城市固定住宅電話覆蓋的6周歲以上人口數占全省總覆蓋人口數的比例分配。
對于手機覆蓋群體,抽樣方式與固定電話群體類似,也將全國按省和直轄市分為31層,各層獨立抽取樣本。省內按照各地市居民人口所占比例分配樣本,使省內樣本分配符合自加權。
為了保證每個地市州內的住宅電話號碼被抽中的機會近似相同,即使住宅電話多的局號被抽中的機會多,同時也考慮到了訪問實施工作的操作性,在各地市州內住宅電話號碼的抽取按以下步驟進行:
手機群體調研方式是,在每個地市州中,抽取全部手機局號;結合每個地市州的有效樣本量,生成一定數量的四位隨機數,與每個地市州的手機局號相結合,構成號碼庫(局號 4位隨機數);對所生成的號碼庫進行隨機排序;撥打訪問隨機排序后的號碼庫。固定電話群體調研方式與手機群體相似,仍舊是生成隨機數與局號組成電話號碼,撥打訪問這些電話號碼。但為了不重復抽樣,此處只訪問住宅固定電話。
3.3調查內容
用戶調查側重于了解中國網民數量與結構特征、上網條件、網絡應用、網民對互聯網使用的態(tài)度和非網民狀況。調查內容包括被訪者是否上網,被訪者背景信息,網民的上網行為、上網深度、上網體驗等。
3.4調查方式
通過計算機輔助電話訪問系統(CATI )進行調查。
8 第2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計報告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
3.5調查總體和目標總體的差異
CNNIC 在2005年底曾經對電話無法覆蓋人群進行過研究,此群體中網民規(guī)模很小,隨著我國電信業(yè)的發(fā)展,目前該群體的規(guī)模逐步縮減(截至2011年11月底,我國電話用戶累計達到12.6億戶,普及率達到94.2部/百人1)。因此本次調查研究有一個前提假設,即:
針對該項研究,電話無法覆蓋人群中的網民在統計中可以忽略不計。
(二)網上調查
網上調查重在了解典型互聯網應用的使用情況。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 )在2011年12月1日—12月31日進行了網上調查。將問卷放置在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 )的網站上,同時在政府媒體網站、全國較大ICP/ISP網站與各省的信息港上設置問卷鏈接,由網民主動參與填寫問卷。回收問卷后,通過技術手段進行答卷有效性檢驗,篩除無效答卷。本次網上調查共收到有效調查問卷32772份。
(三)網上自動搜索與統計數據上報
網上自動搜索主要是對域名、網站數量及其地域分布等指標進行技術統計,而統計上報數據主要包括IP 地址數和網絡國際出口帶寬數。
1.IP 地址總數
IP 地址分省統計的數據來自亞太互聯網信息中心(APNIC )和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IP 地址數據庫。將兩個數據庫中已經注冊且可以判明地址所屬省份的數據,按省分別相加得到分省數據。由于地址分配使用是動態(tài)過程,所統計數據僅供參考。同時,IP 地址的國家主管部門工業(yè)和信息化部也會要求中國IP 地址分配單位(如中國電信等)每半年上報一次其擁有的IP 地址數。為確保IP 數據準確,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 )會將來自APNIC 的統計數據與上報數據進行比較、核實,確定最終IP 地址數。
2.中國域名總數和網站總數
中國的域名總數和網站總數由以下兩部分數據相加得到:
第一部分是.CN 下的域名數和網站數,由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 )采用計算機網上自動搜索得到;第二部分是中國類別頂級域名(gTLD )與網站數,由國內各類別頂1 數據來源: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3877/n14395765/n14395861/n14396152/14400045.html
第2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計報告 9

